【策略指導】
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一)、形象的內(nèi)涵
詩歌的形象也叫意象。它是熔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意象可分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大類。人物形象包括客觀形象(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和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的“我”);事物形象包含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閑敲棋子落燈花”)和物象(如《蟬》中的蟬);景物形象主要是詩人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客觀的景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詩歌中的意象更多的是指事物形象與景物形象。
(二)、鑒賞策略
詩歌形象是詩人感情的載體。它具有多義性。把握詩歌的形象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是詩歌鑒賞的要點。鑒賞具體作品的時候,不僅要著眼于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分析、判斷意象中注入的詩人自我的意念和感情;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xiàn)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
在進行形象分析訓練時,指導學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鑒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下面具體示例:
1、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詩人為了表達某種較強烈的感情,往往讓自己進入到詩中,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憎、自己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因此,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實際上是“詩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詩中的“代言人”。鑒賞時要學會知人論世,關注作品中意象的選擇人物自身的一舉一動??聪旅鎺桌?/p>
例1: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問: 詩人的形象是如何通過詩句展現(xiàn)的?
解析:詩人曾被貶為龍標尉,從貶所回江寧后,適逢友人要去家鄉(xiāng)洛陽,于是寫下這首詩,想請友人代為說明自己是清白無罪的。蒼茫的煙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詩人送別時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出詩人的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而運用晶瑩透明的“冰心”這一傳統(tǒng)意象自喻,一個為官清白,心地純潔的詩人形象便躍然紙上。
例2: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問: 詩人的形象是如何通過詩句展現(xiàn)的?
解析:抓人物語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tài):“獨”“愴然而涕下”。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例3: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問: 詩人的形象是如何通過詩句展現(xiàn)的?
解析:首聯(lián)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lián)寫發(fā)現(xiàn)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lián)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lián)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形象。
例4: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 詩中漁翁是一個什么形象?
解析:初看是寫雪景,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2、鑒賞詩歌中的事物形象
鑒賞時應抓住事象中關鍵的動詞與形容詞,物象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比喻意義、諷喻意義,體味出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與精神氣質。
例1: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又硬。
問:試析詩中小松的形象?
解析::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言志詩,先要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從而掌握主題。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個煉字“刺”,不僅準確勾勒出外形特點,而且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勾畫了出來。杜荀鶴雖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后因設法得到朱溫賞識才居要職。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之木,聯(lián)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yè)”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
例2: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尺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問:三首詩中蟬的形象有何不同?
解析:三首詠蟬詩,雖然都是托物(蟬)寓意,都工于比興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地位、遭際、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異。
虞詩“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托之筆,便水到渠成了;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奥吨仫w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huán)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凄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凄苦之情。“高難飽”和“很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才會令人扼腕。
另外,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tǒng)的意象,它們的象征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這些意象,會對解讀詩歌帶來很大幫助。如2002年全國考題中的《春夜洛城聞笛》有“此夜曲中聞折柳”句,考題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們了解傳統(tǒng)意象“楊柳”經(jīng)常用來表達離別思念之情的話,則此題應刃而解。
因此要想準確理解古詩,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學習中注意認識并積累傳統(tǒng)意象,抓取“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義。(詳見鏈接二十:中學古典詩詞中的意象舉隅)
3、鑒賞詩歌中的景物形象
“詩言歌詠,見景生情”,詩人的寫景一般是為后一兩句的情感抒發(fā)打下的基礎。鑒賞時要學會抓景物特點,探知詩人的感情;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分析景象所營造的意境,以此來領悟詩人的感情。
例1: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問:該詩的景物描寫有何特點?
解析: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聯(lián),初秋傍晚,山雨初霽,空氣清新,景色美妙。頷聯(lián),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如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頸聯(lián),竹林里傳來一陣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笑逐著回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詩人選擇“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蓮動”等積極的意象,極力渲染了一幅純潔美好的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詩人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了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美。
例2:
謁金門
(唐·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問:首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有何含義?有何作用 ?
解析:詞一開頭,作者就用生花妙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把特定環(huán)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定的鏡頭推到讀者的面前。但它的妙處不僅僅在寫景,而在于它以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內(nèi)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來。春風攪動了池水,也攪亂了思婦的內(nèi)心。她,一位富貴人家的少婦,因為丈夫遠出,遲遲未歸,心中的掛念自不必說。隨著光陰的流逝,季節(jié)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來到她身旁。春風乍起,春色迷人,這一切怎能叫她無動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緒呢!這種由景入情、以景寓情的手法,把景與情如膠似漆地糅合在一起,交織成一幅完整而鮮明的畫面。
鑒賞詩歌意象的核心是要通過意象去領悟詩歌的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事物和或畫面有機融合而成的一種耐人尋呋的藝術境界。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首曲疊用九個名詞,描寫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聯(lián)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藝術構思組成一幅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暮色思歸的烏鴉,安逸自適的人家,旅途勞頓的老馬,烘托出浪跡天涯的游子思念故鄉(xiāng)彷徨悲苦的情懷。曲中的九個名詞正是九個意象,每一個意象都牽連著作者的那份羈旅愁思,它們有機地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構成了感人的意境。這種看似簡單的意象組合,卻出人意料地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成為元曲中的絕唱。又如著名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鼻皟删涫膫€字,運用六種意象,我們可以從“月落”后夜色的濃重、烏鴉凄厲的啼鳴、“霜滿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楓”的黯淡和“漁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鄉(xiāng)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圍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總之,詩歌是以抒情言志為目的的,而意象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是詩歌的情感賴以寄托的地方。從意象入手,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是理解詩歌的必由之路。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流露,這種流露常常是通過對“象”的修飾與限定表現(xiàn)出來的。鑒賞時,應抓住這些修飾與限定語,具體地講就是一些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如同是“云”這一“象”融入寂寞之意就是“孤”云、融入凄苦之意就是“愁云”;融入欣喜之意就是“祥云”;融入悠閑之意就是“閑云”,角度不同,情感有別。
二、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
(一)、考點解析
對詩歌語言的考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分析關鍵字(多為詩眼)的作用;2、理解關鍵詩句(多為名句)的含義;3、品味整首詩歌的語言特色;
(二)、解題策略
1、 分析關鍵字(多為詩眼)的作用
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精煉性、含蓄性、跳躍性、抒情性。為了達到言簡意豐的目的,非對語言作出變形不可。這些“變形”便是詩歌中的關鍵。表現(xiàn)在語法上就是詞性的改變、詞序的顛倒、句子成分的省略等等,而這些“變形”,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抓住變形之處,進行賞析,就能迅速切入詩歌的語境,解答問題。具體說來,可關注以下幾點:
(1)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例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問:第一句中的“鋪”字,可否改為“照”字,為什么?
解析:“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
“殘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
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如果
用在夏天的炎炎烈日下,便不妥當。
例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薄霸埂弊置黠@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薄盀R”、“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例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蒸”、“撼”具有夸張色彩。
例5:“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保ā督寂d》王勃)看這句詩,“濕“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尋常,王勃寫春雨,雨下的時間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沒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見滋潤,所以說“花光濕”,這個“濕”字極為確切。這個“光”字顯得花有精神,所以說“光”字有情。風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個“疏”字,顯得日光從葉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樣子寫出,又顯得有詩情,用字盡妙于此。
(2) 形容詞:它對“象”起修飾作用,是表情達意的關鍵。
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币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可見人心。
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痹弧凹殹?,脈脈綿綿,寫自然造化發(fā)生之機,最為密切。
例3、"夢魂欲度蒼茫去,怕夢輕還被愁遮"(周密《高陽臺·寄越中諸友》),以"輕"字描狀夢魂,化無形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觸覺,更是形容詞錘煉中通感的妙用。
例4、“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何遜)本篇描寫與友人惜別的情景?!耙褂辍倍滗秩九c友人話別時的環(huán)境氣氛,是歷來傅誦的名句。前一句寫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靜,唯有雨點滴落在臺階上,發(fā)出單調的音響。詩中雖然沒有寫人的活動和感受,但是通過“夜雨滴階”的情景可以體察到離人心中的凄涼,冰冷的雨點仿佛滴在他們的心上。后一句寫室內(nèi):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充滿離愁的屋子顯得一片昏暗。破曉之際屋子感覺上比較暗,夜間與白天則不然,觀察何其細致!從“夜雨”到“曉燈”,暗示一個不眠之夜過去了,“空階”和“離室”,則渲染出人們心境的凄惶。
例4、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周邦彥)“老”、“肥”二字形容詞活為動詞,風已老,鶯正年輕。梅子熟了,果肉鮮圓。江南的初夏,有擋不住的誘惑,兩個字寫出了動態(tài),寫出了形態(tài),想那梅子從青青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甜,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另外,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如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鷗”,郭彥深就說“漠漠陰陰,用疊字之法,不獨摹景之神,而音調抑揚,氣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对娊?jīng)》中的“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用疊字描繪雪景,而黃山谷《詠雪》的“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可以說是更勝一籌。另一種是表顏色的形容詞用于句首與句末。如杜甫的“青惜峰巒過,黃知桔柚來”、“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云”、“翠干危棧竹,紅膩小湖蓮”、“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江魚人饌來”,是形容詞用于句首;王維的“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李清照的“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元稹的“寥落古行官,宮花寂寞紅”,李商隱的“曾是寂寥全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是形容詞用于句末。這些形容詞用于句末,色調鮮明,有如現(xiàn)代的印象派繪畫,給人深刻的印象。
(3)副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例1: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問:詩中“忽”字有何妙處?結合詩句簡析。
解析:前兩句寫少婦經(jīng)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jīng)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是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例2: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問:分析頷聯(lián)中“自”、“空”兩字的作用?
解析:詩的頷聯(lián)表面是寫景,實質上卻是抒情。盡管階前的春草十分碧綠、悅目,盡管那藏身在森森的柏葉之中的黃鸝的歌唱十分好聽悅耳,但此時的詩人卻好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這時的杜甫無心賞玩,他心里正在懷念諸葛亮。在“碧柳”、“春色”、“黃鸝”這些表達春光美景的詞匯前,用“自”、“空”兩字,點出景色雖好,卻無人踏賞的現(xiàn)狀。反襯出了英雄的寂寞,更寫出了詩人對諸葛亮無比敬仰之情以及內(nèi)心的孤憤。所以,春色越美,鳥音越好,就越有助于表現(xiàn)這種心情。
例3:杜甫的“江山有巴蜀,棟字自齊梁”,“遠近數(shù)千里,上下數(shù)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于言外”。(葉夢得《石林詩話》)又如他的《寄杜位》:"近聞寬法離新州,想見歸懷尚百憂。逐客雖皆萬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況復塵隨眼,鬢發(fā)還應雪滿頭。玉壘題書心緒亂,何時更得曲江游?"前呼后應,仰承俯注,妙在虛字旋轉其間,使氣勢頓宕,情韻欲流。
(4) 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①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②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xiàn)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如“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保ā独颂陨场防铎希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作用有: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③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揚州慢》姜夔)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就是抓住單一色彩表現(xiàn)的詞也能讓讀者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薄皶詠碚l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
2、 分析關鍵句(多為名句)的含義及作用。
一首詩作中,詩人往往通過對部分詩句的省略、倒裝、意象羅列等手法來表達詩歌的主題和自己的情感。這些詩句便是理解全詩的關鍵,應當仔細去玩味推敲。
例1、意象羅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楊柳岸曉風殘月?!保馈队炅剽彙罚?,“一騎紅塵妃子笑?!保ā哆^華清宮絕句》杜牧)。
例2、倒裝:“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保ㄐ翖壖病段鹘隆罚弧跋愕咀挠帑W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保ǘ鸥Α肚锱d八首》);“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重排為“欲目窮千里”,是為了對偶的需要。)。又如“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內(nèi)分金帶赤,恩與荔枝青”,可以重新組合為:“夕鳥藏(于)梨花”、“小樹花傳香”、“內(nèi)分赤金帶,恩與青荔枝”。將這些詩句重新還原的目的就是要理解詩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思索,美麗景象中的情趣。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一聯(lián),如直陳為‘浣女歸喧竹,漁舟下動蓮’,那么畫面便歸于靜止。一倒裝,便化靜為動,畫面更鮮明,更有動感。
例3、詩句內(nèi)涵的理解: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在人間。
問:有人評論說,第三句雖寫花隨流水杳然遠去之景,卻無“流水花落春去也”的
感傷情調,而是把它作為美好的事物來贊美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為什么?
解析 :“桃花流水杳然去”一句寫景,它本身含蓄蘊藉,不直露,當是寄情于景的佳
句。然而景中寄寓何情?從寫人的上句與議景的下句中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對碧山美景的喜愛之情。
當然,對字句的分析一定要結合詩句或者全詩的內(nèi)容,不能就字論字,就句論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對“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這一詩句中的“橫”字如何理解?如果就字論字,“橫”就是“橫擺著”的意思。但是如果環(huán)顧一下語境,就不會這樣輕率的下結論了:既然剛下了大雨,河中春潮涌動,水流就應該很湍急,既然水很急,那么系在岸上的無人看管的小船就不可能在江中“橫著”,而應該是“順著”江流方向才對。作者為什么用“橫”?北師大中文系的王寧教授有個很有意思的新見:原來“橫”還有一個意思,是指水不按原道而泛濫,如滄海橫流,洪水橫流,引申為“方向不定”的意思,這里的“橫”真正的意思是無人看管的小船兒隨著湍急的河水而任意擺動,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靜態(tài)的美。
3、品味整首詩歌的語言風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經(jīng)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yǎng)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chuàng)作中就表現(xiàn)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風格。
例1:
雜 詩
王 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問:這首詩的語言表達有怎樣的特點?
解析:這首詩像是在對朋友促膝而談:君自故鄉(xiāng)而來,應該知道故鄉(xiāng)的事。你來的時候注意到?jīng)]有,美麗的窗前的梅花開放了嗎?在這首詩里,作者借一枝寒梅表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其語言表達的特點,從風格上來看,以口語人詩,可謂平易樸實,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摯;從語氣上來看,親切自然;從修辭上來看,末句以設問結束,不作回答,耐人尋味,富有情趣。
例2: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風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日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問:這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
解析:李白的詩豪邁奔放,往往馳騁想象,落筆天外,“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讀來大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勢。而杜甫的詩則沉郁頓挫,“言淺思深,言微詞顯?!弊x來總有“盤馬彎弓惜不發(fā)”之味,讓人回味無窮,情不可抑。所以說,要判斷這兩首詩歌的風格,則前者超脫豪邁,后者深沉剛健。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要準確的把握詩歌的語言特點,就必須因人而異,了解不同時期不同詩人的風格流派。因人定格,知人論詩,才能對詩歌的語言特點作出準確的分析、判斷、鑒賞。對語言整體風格的鑒賞重點是會用一些有關風格類型的專用名詞術語。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平實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比?句20字,毫無難解之處。還有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
(2)、含蓄雋永。詩歌最富有靈氣,詩的靈氣在于雋永,在于“字短情長”,字里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lián)想、開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隱的《雨夜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碧旄饕环降姆蚱揲g掛念問候,其時其境其情,歸家團聚作長夜之談的憧憬,統(tǒng)統(tǒng)顯于言外,隱于空白。還有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
(3)、清新雅致。其特點是用語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給人一種清新美的愉悅。如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小池》);孟浩然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這是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清新、自然。
(4)、形象生動。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懷古》),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了赤壁的壯麗景色,氣勢雄偉,境界開闊。
(5)、絢麗飄逸。如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婏@得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幻莫測,這是絢麗飄逸之美。
(6) 簡潔明快。 其特點是:語言簡練利落、洗煉(練)、淺顯、 明白如話、不加修飾。如賈島的詩、馬致遠的散曲等。
(7) 雄渾壯麗。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如曹操的《觀滄海》顯得胸襟豁達,豪情橫溢。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詩歌中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在他們的筆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絕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熱,有同仇敵愾的憤慨,有誓死戍邊的決心。
(8) 粗獷豪放。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氣勢浩蕩,一瀉千里;“草綠霜已白,日西月復東?!?《古風》)描繪光陰流逝之快,人事變遷之速,一氣呵成,天衣無縫。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杰出代表。
(9) 沉郁頓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俺羷t不浮,郁則不薄?!倍鸥χ?,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nèi)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0) 悲壯慷慨。大凡詩人,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梢姡菚r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xiàn)實,出于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兜怯闹菖_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
(11)纏綿哀怨。 詩作婉曲,感情細膩。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詞。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詩人在不同情況下可以寫出與自己風格迥異的詩作,鑒賞時應抓住文本自身特點,不可牽強附會。
三、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
(一)、考點解析
表達技巧又稱藝術技巧。是對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和結構技巧的統(tǒng)稱。表達方式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雙關、互文等。 詩歌中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有比興、渲染、烘托、聯(lián)想、想象、用典、象征、反接、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結情)、虛實結合、托物言志、動靜結合等等。詩歌的結構技巧主要是照應、鋪墊、抑揚等。(詳見鏈接十九:古代詩歌表達技巧界說)
(二)、解題策略
1、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鄉(xiāng)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固定性。與總之,2、在實際的創(chuàng)作中,表達技巧往往又是綜合運用的,具有多樣性。只不過在具體的詩作中各有側重而已。
3、在具體的詩歌鑒賞中,僅僅掌握表達技巧是不行的,我們還必須和具體的詩歌形象、語言和詩歌內(nèi)容結合起來。
例1: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問:本詩前兩句與后兩句均為寫景,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不同點?
解析:解答此題,若注意到寫景方法中的動靜、點面問題,就能很快將答案明確為:前兩句著重整體描畫,寫靜景;后兩句著重個體(雨、魚),寫動態(tài)。
例2:
題大庾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
[注]大庾嶺: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認為此嶺是南北分界線,有北雁南飛至此回的傳說。
問:這首詩在抒發(fā)感情方面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你對其中一種手法作簡要賞析。
解析:這首詩是宋之問流放欽,途經(jīng)時所作。滿紙遠謫失意的痛苦,滿腔思鄉(xiāng)懷土的憂傷。欲露還藏,余音裊裊。參考如下:
①借景(物)抒情。詩人借"南飛雁"、"隴頭梅",將懷土思鄉(xiāng)的感情融合在具體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②對比。北雁南飛至此回與"我行殊未已"相對比,把詩人懷土思鄉(xiāng)的憂傷、哀怨、痛苦表現(xiàn)得更加深切。
③反襯。以 "江靜"、潮落反襯詩人哀怨痛苦、無一刻寧靜的內(nèi)心世界,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氣氛,使詩人悲苦的心情更加深切。
④用典。"隴頭梅",化用南朝詩人陸凱的詩句"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使讀者產(chǎn)生不盡的聯(lián)想,從而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
⑤虛實結合。詩歌前三聯(lián)寫的途中所見所感,是實寫:最后一聯(lián)"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是虛寫,虛擬了一段情景來描繪詩人深切的懷土思鄉(xiāng)之情。這樣,虛實結合,凄切纏綿。另外,詩中的描寫、抒情、對偶、反問等表現(xiàn)手法,只要能夠結合文本恰當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四、復習策略
1、 認真復習高中課本中有關古詩的知識短文,了解古詩的基本特點、創(chuàng)作規(guī)律。
2、疏理中國古詩發(fā)展史。了解作家生活的時代特點與作家自身的創(chuàng)作風格。要做到知人論詩、以察詩情。
3、 弄清與詩歌鑒賞有關的名詞術語.如細節(jié)描寫、抒情方式、修辭手法等。
4、 多研讀一些關于古詩詞賞析的文章,增強感悟能力 ,提高分析評價能力。
【知識鏈接】
古代詩歌表達技巧界說
詩歌表達技巧指的就是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時所運用的技巧。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要注意四大方面,一是表達方式,二是修辭方法,三是表現(xiàn)手法,四是結構技巧。以下具體闡釋。
一、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說明五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白描、細節(jié)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類似說法: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
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
2、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
如“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詩歌從水中月影寫起,生動描寫了白鷺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船尾大魚躍出水面而發(fā)出拔刺的響聲,一動一靜構成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描寫中的白描手法在詩歌中經(jīng)常運用,它的特點是對景物粗線條勾勒,不加鋪陳和修飾。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對草原景象的白描,顯得簡潔有風骨,寫出了草原的壯美,點染出牧民的生活。
3、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
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是詩的后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4、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保赝ン蕖渡躺皆缧小罚┦茁?lián)中起句以時間、事件、環(huán)境三者相互照應,寫出旅客的辛勞,對句直抒詩人的感慨?!翱托小迸c“故鄉(xiāng)”相比較,自然生出一個“悲”字來。
5、說明:解釋性的詩句,如“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等。說明在詩歌中較少使用。
二、修飾手法
1、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煞譃槊饔鳌涤?、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比如李煜的詞《虞美人》里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本褪墙?jīng)典的比喻,他用江水的深廣多長比喻自己亡國后的無盡愁思,深刻而有韻味。白居易《長恨歌》中有“玉空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這樣的詩句,寫出了楊貴妃仙境再現(xiàn)時那種含情脈脈的超塵脫俗的美,這里用了比喻甚至是博喻的修辭手法。劉禹錫《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2、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xiàn)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這一聯(lián)采用擬人的手法?!跋韧笛邸睒O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夸張到極點。如劉頒《新晴》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南風成為詩人的舊相識,它的一系列動作,偷開門戶又翻書表現(xiàn)了詩人對南風的喜愛之情以及久雨初晴后的寧靜閑適心境。
3、排比
把內(nèi)容緊密關聯(lián)、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純用名詞組合,構成典型環(huán)境。
4、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如李賀的《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吳鉤",古代吳地生產(chǎn)的一種彎刀。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對借代的理解需要積累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如長安原為漢、唐的都城,后世也作為其他國都的代稱。多少含有昔盛今衰的感慨。辛棄疾的詞作“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其中“長安”就是指當時被金兵侵占的北宋都城汴京,這一借代的運用隱含有詞人的一片愛國深情。借代的事物有時比較固定。如用烽火、狼煙代戰(zhàn)爭;用青鳥、尺素人、鴻雁代書信;用嬋娟、嫦娥、玉兔、玉盤、蟾蜍、清輝等代月亮。
5、對偶
用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nèi)容看,意義集中含蓄。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lián)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兩個對偶,意思互相補充,描繪了從室內(nèi)向外觀察到的草堂景色。
6、設問
故作無疑之問,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問,自己不答,讓讀者去思索體會。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皢柸碎g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
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遍_頭一句,以問引起。祠堂何處?錦官誠外,數(shù)里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蔥蔥郁郁,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侯祠所在了。這第一聯(lián),開門見山,灑灑落落,而兩句又一問一答,自開自合。
7、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為加強語氣用常用肯定形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表肯定。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敖瓥|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以反問的語氣,在表面的勸慰下流露出自己內(nèi)心的悲苦。顯得哀而不傷,怨而不怒。
8、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在浪漫主義詩歌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李白《俠客行》)以五岳為輕來夸張俠客然諾之重;“輕言托朋友,面對九凝峰。”(李白《箜篌謠》)用山峰來夸張朋友之間的隔膜與猜疑。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年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痹娭械亩际强鋸?,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夸張的手法,把自己對求和派的憤慨,對苦難遺民的同情以及對祖國的深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9、互文
“互文”就是兩個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現(xiàn)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所謂“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這是其在結構上的特點。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互相呼應彼此映襯才能現(xiàn)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為“互文見義”。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僅指牽牛星,亦指河漢女;“皎皎”不僅指河漢女,亦指牽牛星?!疤鎏觥薄梆ā被パa見義?!搬跽飳こR?,崔九堂前幾度聞。”(《江上逢李龜年》)其中“見”與“聞”互補見義。即“(當年我)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里見到你并聽到你的歌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罚┢渲小靶小迸c“燦爛”互補見義。即“燦爛的日月星漢之運行均若出于滄海之中”?!皩④娊枪坏每兀甲o鐵衣冷難著?!保ā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其中“煙”與“月”互補見義?!扒貢r明月漢時關”(《出塞》)其中“秦”與“漢”互補見義。即明月仍是秦漢時的明月,山關仍是秦漢時的山關,以此來映襯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屬秦關屬漢。上述當句互文只有這樣理解才是其原意。
另外,還有對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雙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等。
三、表現(xiàn)手法
1、 比興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对娊?jīng)·碩鼠》把奴隸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jīng)·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漣漪"就屬于"興",它引出了下面的敘述。"興"和"比"常常聯(lián)系起來在一篇詩中運用。如《孔雀東南飛》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既是"興",又是"比"。張九齡的《感興》(其七)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曖?自有歲寒心??梢运]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環(huán)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詩人以“丹橘”的耐寒與甘美自比,表達自己不媚世俗的高尚節(jié)操,同時又興起下文。“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的《錦瑟》)首聯(lián)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2、 聯(lián)想
聯(lián)想就是由一事物想起另外有關的其他事物。如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詩人于送別聯(lián)想到荊軻當年在易水壯別的場面。一方面表達自己對英雄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也借此抒發(fā)內(nèi)心的激憤之情。
3、 想象
想象就是在已知事物基礎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采用。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想象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边@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李商隱在巴山夜雨之時,在心中羈旅之愁與不得歸家之苦如雨漲滿秋池之際,以自己馳騁的想象描繪出他日與妻子歡會的美好畫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4、象征
象征就是借助于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與之相似或相近的精神品質或抽象事理。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jié)(《卜算子·詠梅》)?!扒嗌剿朴羧俗。僭亚г饫@郡城”(李德?!兜茄轮莩亲鳌罚┻@兩句描寫青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又如:“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保ㄈ弧秾り戻櫇u不遇》)句中“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jié)操。如黃巢《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睂懙氖乔镲L蕭殺,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卻精神百倍,方興未艾,長安城里遍地黃金璀璨,清香彌漫;實際上,詩人是以菊花盛開象征起義的最后勝利,表達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統(tǒng)治的決心和信心。
5、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觀外物;言,表達;志,志向,志愿;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贝嗽娺\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fā)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又如杜荀鶴的《小松》“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yè)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托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fā)人才被埋沒的感慨。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6、用典
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一般而言,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其中“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來歷。
7、渲染
渲染本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像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詩歌中的“渲染”就是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細致描寫與形容,以形成某種氛圍,借此來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8、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9、襯托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保ㄌK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這是正襯;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都是以動襯靜的反襯。
10、借景(物)抒情
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長亭、短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
1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再如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詩人緊緊把握題意,用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成一幅蕭瑟的秋景。又因"西風"的到來而聯(lián)想到"歸期"的未卜;因"芭蕉雨聲"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tǒng)一起來。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最典型的如《詩經(jīng)·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币酪罈盍篮么荷羧顺磷?,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鄉(xiāng)之時!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督S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如杜甫的“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
12、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全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直抒胸臆,表達出自己功業(yè)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懷才不遇的苦悶。
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一首詩三四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報國的強烈愿望和堅定的信心。
13、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寫詩應該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鄙详I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14、對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的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如高適《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以戰(zhàn)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
15、抑揚
抑揚就是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的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的目的。抑揚按形式可分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兩種。如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痹姷那皟删鋸恼嬷P,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若渴,虛懷若谷,這是揚。可是讀了后面兩句,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虛席",不是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是抑。欲抑先揚,辛辣諷刺了漢文帝政治上的昏庸與懦弱。
16、動靜關系
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jù)側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fā)一種閑情逸致。沙頭宿鳥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戴叔倫的《蘭溪棹歌》采用了動景(前兩句)靜景(后兩句)結合的方法,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
17、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描寫指詩人對生活中的某一個場面或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細致刻劃。以細節(jié)為中心組成全篇,往往能顯得凝煉、集中、韻味無窮。杜牧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痹娙藘H攝取楊貴妃看到跑馬飛送荔枝的人發(fā)出會心一笑的細節(jié)入詩,一切盡在不言中了。詩人的隱諷態(tài)度在于“妃子笑”與“無人知”,由此可見,千里迢迢飛送荔枝,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內(nèi)情的,看到快馬飛馳的緊急情況,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妃子笑”的細節(ji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生動刻畫出楊貴妃貪食荔枝的腐化生活。
18、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現(xiàn)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xiàn)實,真實地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詩經(jīng)》中的“國風”,杜甫、白居易的詩等。浪漫主義善于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賀的詩歌就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19、白描
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即不加渲染、烘托,不用華麗詞藻,而以最經(jīng)濟、最省儉的筆墨,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其特點是抓住被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形神畢肖。
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等詩句都運用了白描手法。
三、結構技巧
詩歌的結構技巧,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照應等。
1、鋪墊
在情節(jié)發(fā)生前的交代、暗示。如蘇轍的《江上看山》“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去靄新畫。前山更新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遠來人?!贝嗽娡ㄟ^色彩的層層渲染,描繪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時分的“靄新畫”、“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讓詩人觀止,抒發(fā)感嘆——誰知可愛信如今!卻哪知巫山最濃秀?層層的渲染,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2、照應
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3、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
中學古典詩詞中的意象舉隅
意象是一個古老的美學概念,意象還體現(xiàn)了中國詩人獨特的情感世界、審美思維、審美情趣和審美心理。也是鑒賞詩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單元。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下面,筆者就把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學們復習備考之用。
一、花草類
1、 花
花開:希望 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yè)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桃花:象征美人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边@首詩表面寫相逢的驚喜,實則感慨萬千。這固然體現(xiàn)在今與昔的對比中,也全濃縮在“落花時節(jié)”這四個字里了。想當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華,意氣風發(fā),壯志凌云,大唐也正處于其全盛時期。如今,詩人和友人歷經(jīng)時世艱難,流落江南,他們已經(jīng)到了人生的“落花時節(jié)”;大唐王朝經(jīng)過“安史之亂”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落花時節(jié)”。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恨一齊涌至心頭,怎不感慨萬千!
(1)菊:隱逸 高潔 脫俗
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崱L迫嗽 毒栈ā罚骸扒飬怖@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2)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痹娋浼葘懗隽嗣坊ǖ囊蝻L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3)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薄吧徸印奔础皯z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膘F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4)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5)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2、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源自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娙私枭谀蠂募t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二、 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yè)、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氣節(jié)積極向上;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后來借指以詩傳情。
1、柳
①從《詩經(jīng)》開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就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天下千樹萬樹,“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人們送別偏要折柳寫柳,這是因為“柳枝依依”,含情脈脈,“條條有情”的緣故。古人取其義表示眷戀不舍,以柳相留?!傲闭撸傲簟币?,“柳”、“留”二音相諧,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折柳送別,自漢朝以來就有了。南朝樂府民歌有“上馬不促鞭,反折揚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反映了那時贈別,馬上的、馬下的都折柳?!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表現(xiàn)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
②“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xiāng)的象征?!耙簧细邩侨f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笔惆l(fā)了許渾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牽掛。
③“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睅拙洌蜗蟮卦忈屃速R鑄此時憂愁的深刻程度。
2、松
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痹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退砂啬菢訄载?,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3、梧桐
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睂懙氖潜粍儕Z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币晕嗤┤~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三、動物類
1、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guī)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希霹N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2、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3、寒蟬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昂s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另外,“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痹谶@首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xiàn)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4、鴻雁 (孤)雁:孤獨 思鄉(xiāng) 思親 音信 消息 鴻雁:書信——對親人的思念。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5、燕
(1)表現(xiàn)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相傳燕子于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頌。如“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陣子》),“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喬吉《天凈沙·即事》),“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南宋詞人史達祖更是以燕為詞,在《雙雙燕·詠燕》中寫到:“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睒O研盡態(tài),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爛,燕子嬌小可愛,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詩人自會傷感無限,故歐陽修有“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之慨嘆,喬吉有“燕藏春銜向誰家,鶯老羞尋伴,風寒懶報衙(采蜜),啼煞饑鴉”(《水仙子》)之凄惶。
(2)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傳達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征,“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jīng)·谷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經(jīng)·燕燕》),正是因為燕子的這種成雙成對,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懸蛛網(wǎng),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鹽》)的空閨寂寞,有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的惆悵嫉妒,有了“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宴殊·《破陣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周德清·《喜春來》)的失意冷落,有了“花開望遠行,玉減傷春事,東風草堂飛燕子”(張可久·《清江引》)的留戀企盼。
(3)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人事代謝的寄托?!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奔劝凳玖藶跻孪锿盏姆比A,又袒露了詩人面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歸來銜繡幕,舊巢無覓處”(《謁金門·懷故居》),姜夔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張炎的“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高陽臺》),文天祥的“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伴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燕子無心,卻見證了時事的變遷,承受了國破家亡的苦難,表現(xiàn)了詩人的“黍離”之悲,負載可謂重矣。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shù)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闭l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xiàn)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罢w、直覺、取象比類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張岱年·《中國思維偏向》),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或相見又別,“有如社燕與飛鴻,相逢未穩(wěn)還相送”(蘇軾·《送陳睦知潭州》;或時時相隔,“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劉安·《淮南子》)。燕子,已不僅僅再是燕子,它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
6、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7、寒蟬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薄参麝懀呵锾臁骋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昂s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8、烏鴉:小人 俗客 庸夫 哀傷
烏鴉是一種不吉利的鳥,常常用來表達一種黯然愁思的情境。如嚴維《丹陽送韋參軍》:“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睆埨^《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p>
9、莊周夢蝶:語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鼻f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后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游《冬夜》詩云: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
10、莼[chún]羹鱸膾:指家鄉(xiāng)風味。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
11、雙鯉: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髞砑匆噪p鯉借代遠方來信。
12、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13、猿猴:哀傷 凄厲 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14、鴻鴿::理想 追求 沙鷗:飄零 傷感 鳥:象征自由
15、魚:自由 愜意
16、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yè)的成功
17、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18 (瘦)馬: 奔騰 追求 漂泊
四、風霜雨雪水云類:
1、 水
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睆膫让娣从沉朔饨〞r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fā)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chǎn)生的煩憂和愁苦。
2、風
(1)和諧、自然、美麗。習習之風,柔美輕拂,祥和靜謐。“吹面不寒楊柳風”若母親般溫暖、輕柔,“漫想春風外,柳絲千萬縷”,又如少女般輕盈、嫵媚?!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和風送暖,魚游燕翔,自有一番閑情;“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清風徐來,樹影婆娑,別有一番飄灑?!俺绶逶葡煎\旗卷,伊水細浪鱗甲生”,小河流水,悠悠吟唱,風使它別開生面;“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償”,春日明麗,百花爭放,風使之滿室生香。風,成了播灑美的天使!
(2)生機盎然、活力四射的催生者?!皷|風一夜花千樹”“春風又綠江南岸”,千樹花開,江南岸綠,這是春風之生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枯草逢春,暖風催生,這是春風之活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春風,剪出了細細的柳葉,是春風,裁出了復蘇的早春;“春風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李次第開”是春風,喚醒了花仙,吹開了百花,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緊接著,“風送落紅攙身過,春風更比路人忙”,春風拂過,落英繽紛,紅花滿地,足見春風之忙碌,更顯生機之盎然。
(3)豪邁、慷慨之壯歌。高祖劉邦一統(tǒng)天下,意氣洋洋,豪情滿懷,不禁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壯士荊軻心系國家,身赴險境,義無反顧,踏歌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回還”;李白面對世事的艱難,感慨萬千,但并未決志于去,反而豪氣頓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破浪濟海,氣概軒昂!這里的“大風”、“長風”、蕭蕭之“風”,充溢著豪邁、慷慨的氣勢。
(4)欣喜得意的載體。孟郊因進士及第,得意之極,“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岑參面對一片白皚皚的世界,看著梨樹滿枝的雪花,喜不自禁,揮毫寫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晏幾道感受到明快輕靈的和風飄然而至,欣喜萬分,不由吟道“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借柳枝飄拂,深情迎候,對“和風”真是賞愛有加。
(5)邪惡、敵對勢力的象征。東風送暖,萬物復蘇,但同時“東風妒花惡,吹落枝頭嫩萼”,它又成了摧折“鮮花”的兇手;陸游與唐婉本是恩愛夫妻,但因“東風惡”而導致“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憂國憂民的杜甫感概仕途的坎坷,懷才不遇,不禁長嘆:“落落盤據(jù)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孤高正直卻招來烈風摧撼;南宋詩人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寧死也不肯投降元人。“東風”“烈風”“北風”在這里成了邪惡勢力、敵對的象征。
(6)離愁、憂怨、傷感的“愁種子”?!扒镲L幾分蕭瑟感,凄涼一片隨之來”,在詩人眼中,秋風總夾雜著幾分寂寞冷落,所以他們多用秋風抒寫內(nèi)心的悲涼、愁意。如“秋風蕭蕭愁煞人”“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蕭條去國意,秋風生故關”“何堪老淚交流日,多是秋風搖落時”等等。其他的如:“古道西風瘦馬”,借“西風”極寫滿懷羈情;“楊柳岸曉風殘月”,借“曉風”直抒凄凄別情;“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此時的“春風”成了一種難以驅遣的哀怨之風,道盡了千古思婦的纏綿難寐之怨;“小樓昨又東風”,故國已非,江山易主,而“東風”無情,纏綿依舊,平添李煜無限傷感。
3、海
遼闊 力量 深邃 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 江湖的詭譎
4、煙霧
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
5、小雨
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
6、霜
人生易老 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7、雪
純潔 美好 環(huán)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8、露
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9、云
游子 飄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0、天陰
壓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歡愉 光明 金風:秋風
11、日暮(夕陽)
日落西山自然給人衰落凄涼之感。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
“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五、器物類
1、 船
蘭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檣擼(借代大船、戰(zhàn)船)。
(1)表現(xiàn)漂泊之感: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堵靡箷鴳选肺袈劧赐ニ裆显狸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兜窃狸枠恰范鸥?jīng)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條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意象,“危檣獨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寫照。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時寫下了《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與“漂泊”之感相對,
(2)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內(nèi)涵是“自由”。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彼乃枷腚m然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不系之舟”,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宣州謝眺餞別校書叔云》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韋詩描寫春花、春草春樹春鳥春潮春雨等明麗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中心意象,既是寫實化描寫,又是詩人心態(tài)的形象化表現(xiàn)。
2、 玉
高潔 地重游 脫俗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語出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隨侯珠與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吳國名劍’),乘纖離(駿馬名)之馬,建翠風之旗,樹靈鼉(tuó,揚子鱷之類的動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焙髞砭鸵浴袄ド接瘛北扔鲀?yōu)秀人才。
3、珍珠
美麗 無瑕 簪纓 (冠):官位 名望 搗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
4、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例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蓖ㄟ^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
5、胡笳等
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種樂器,它發(fā)出凄切的聲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贬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崩钜妗兑股鲜芙党锹劦选罚骸安恢翁幋堤J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狈吨傺汀稘O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羌管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李陵《答蘇武書》有“胡笳動,牧馬悲鳴”句。張孝祥《六州歌頭》:“笳鼓動,遣人驚?!标懹蚊鑼戇吶姵S煤章曀茉毂瘔逊諊?,表現(xiàn)豪邁氣概?!稘h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羽箭雕弓,憶呼鷹故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舞,飛落蠻箋?!?/p>
6、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月亮的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痹娋湟晕竦囊蓡桙c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還有以下意象
(1)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壯雄渾。
(2)明月蘊涵情感的無奈。如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禱和祝福;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钡南<胶涂逝?。
(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肮湃私袢巳袅魉?,共看明月皆如此?!卑褧r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4)抒發(fā)喜愛之情?!耙坏罋堦栦佀校虢虢t。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深秋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兒像弓一樣。詩人喜從中來,不禁贊嘆:這是多么可愛啊!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7、浮云: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白衣蒼狗: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比耸伦兓q如浮云,一會兒像白云,一會兒像灰狗。
其它西樓小樓:閨怨之情;絲竹:音樂;汗青:史冊;須眉:男子;巾幗:婦女;桑梓:故鄉(xiāng);軒轅:祖國;三尺:法律;寸管:筆;青鳥:信使;酒:歡悅得意 失意 愁苦
六、顏色類
1、白:純潔 無暇 喪事
2、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綠:希望 活力 和平
3、藍:高雅 憂郁 黃:溫暖 平和
4、紫:高貴 神秘 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對死者的懷念 命途的多舛
七、關于人的品質、行為活動的。
1、英雄:追慕 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撻
2、六朝舊事、南朝舊夢:表示往日富貴繁華的生活。
3、擊楫:謂立志報效國家,收復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4、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5、巴歌: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多和“陽春白雪”比照著來寫,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
6、碧血:借指為正義事業(yè)所流的血。后來也用戶碧血”、“萇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p>
7、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簫、吹笙、搗砧、飲酒等。多暗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和內(nèi)心的孤寂。如登樓這一行為意象:因我國地域遼闊,歷代文人漂泊異地,音訊不通,一旦登樓遠望,家鄉(xiāng)桑梓景物,親戚故舊面影,紛紛涌上心頭,免不了愁從中來。因此登樓懷遠是常見情思。如“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柳永《八聲甘州》)
8、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典出《晉書》:“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9、懷桔:指孝順雙親。
10、采薇: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后來也表現(xiàn)堅守節(jié)操。
11、詩人常常用詩歌里的“山林”和“宮闕”的形象,來表現(xiàn)詩人的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所謂“宮闕”也言“魏闕”,是朝廷的代稱,也是詩人受到當?shù)乐赜玫南笳?。所謂“山林”則是指詩人在政治理想破滅或者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時,作者心生怨憤而轉向歸隱山林息影草澤的形象的代稱。
12、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詩歌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袁鳴之聲不絕。后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13、詠絮: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于吟詠,有非凡的才華。后來“詠絮”即指詠雪,“詠絮才”即非凡才華。
14、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傳·成公九年》一楚人鐘儀囚于晉,仍然戴南冠.彈奏南國音樂,范文子稱贊這是君子之行:后來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懷有節(jié)操的囚徒生活。
八、地點:
1、古跡:懷舊明志 昔盛今衰 (國家) 衰敗 蕭條 (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lián))
2、鄉(xiāng)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撲美好 安逸寧靜
3、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4、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5、仙境:飄逸 美妙潔凈 忘塵厭俗
6、憑欄:思念故國、故鄉(xiāng)、親人。
7、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著一個理想的樂土 武陵人代表隱居的人
8、柳營:指軍營。后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9、天地塵世:鴻蒙、希夷、太清、太虛。
10、細柳營: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王維《觀獵》“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p>
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鄉(xiāng)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
【經(jīng)典回眸】
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全國高考題)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1)略
(3)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nèi)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xiāng)”,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解析:①游子思歸鄉(xiāng):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xiāng)無期,更添愁苦。②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念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xiāng)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2、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全國高考題)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1) 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解析: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
(2) 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解析: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全國高考題)
蝶戀花
蘇拭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俞陛云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么?請結合詞的內(nèi)容簡要賞析。(5分)
解析:答案可以有兩種,答其中一種即可。①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②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卻是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并非曠達之語。
4、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第12-13題。 (2004年全國高考題北京卷)
紅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拭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
解析:第一問兩個要點。①贊揚的理由是,寫梅花、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xiàn)了神韻、精神品格、內(nèi)在特點;②批評的理由是,石曼卿《紅梅》詩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僅作了外形描寫。第二問3個要點。①“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②“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月風清欲墜時”,寫出了白蓮的素潔、清雅;③“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征,未見紅梅的精神品格。
5、閱讀下文,完成(1)-(4)題。(2002年春季上海招生題)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首詞的主旨句是。
解析:滿腔愛國情,一身英雄膽的岳飛,一心要報效祖國,卻又不被皇上信任,反面遭受誣陷,這首詞訴說的就是這種苦惱和迷惘,因此,主旨句應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4)、有人評岳飛詞說:“一種壯懷能蘊藉含蓄不顯露,諸君細讀小重山?!闭埥Y合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談談你的理解。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概括闡明詞所表達的感情基調:報國不易,知音難覓,心事重重,沉郁苦惱。其次,還要闡明,這種看似沉靜的情感之中,卻隱含著一股熾熱的激烈壯懷。這首詞與岳飛的另一名篇《滿江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 了解古詩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1、憂國傷時:
①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或T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nèi)藗兊恼y(tǒng)觀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2、建功報國
①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②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 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⑥揭露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 如:杜甫《兵車行》
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鄉(xiāng)懷人
①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②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p>
③邊關思鄉(xiāng) 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p>
④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绱缛崮c,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評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郎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5、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⑦生活哲理的闡釋 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睂懡交裨诘却藗?nèi)バ蕾p,用來說明大自然是無私心的道理。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笨吹剿木従徚鲃樱频耐V粍?,競爭的心思,飛馳的意念都停滯了?!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保ā额}西林壁》蘇軾)這詩說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另外較有名的說理詩句如朱熹《觀書有感》里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薄白蛞菇叴核?,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标懹蔚摹队紊轿鞔濉贰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蓖踔疁o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钡鹊?。
二、了解詩歌題材分類
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現(xiàn)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鑒賞古詩詞,就必須對題材分類有清楚的了解,常見的題材如下。
1、 傷別離情類。 這也是最早出現(xiàn)、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如懷親、思鄉(xiāng)、念友等。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fā)別離之愁。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lián)系,故又稱“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別董大二首》(高適)等。
2、 詠懷類。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情感上多體現(xiàn)為壯志難酬的苦悶與身處逆境時的豁達。比興、象征、聯(lián)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如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等等,懷古詩(由憑吊古跡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fā)情懷抱負。)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陸游的《書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
3、 諷喻類。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jīng)》起直到現(xiàn)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等等。
4、 邊塞類。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nèi)容的詩歌。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5、 詠史類。這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fā)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一般是先敘事后議論;也有一些只敘述對比而不加議論,讓讀者思考的。詠史為題的詩以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的《詠史八首》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更多的詠史詩,如章碣的《焚書坑》、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與之曾唱反調)、溫庭筠的《經(jīng)五丈原》等,均為名篇。
6、 詠物類。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擬是其常用手法。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xiàn),唐以后佳作漸多。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 愛情詩。這是以愛情(包括悼亡)為題材的詩,也稱“情歌”、“閨怨詩”。愛情詩自《詩經(jīng)》起,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等等。
8、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琴詩》,朱熹的《觀書有感》等。此外,有些詩雖不是哲理詩,但其中有的詩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也應注意。
山水詩、田園詩因為讀者熟知,故不作介紹了。此外,還有題畫詩、宮怨詩、無題詩等,因其題材或與其他題材相容,或要依詩的內(nèi)容確定,也不再贅述。
掌握下列鑒賞方法
1、知人論世,通解文字。
“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時代,也就是詩歌的寫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就是與所寫詩歌有關的作者的一些情況。我們應該注意這些情況,在此基礎上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負載的
思想內(nèi)容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例1:
離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注]本詩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取次:任意,隨便。
請問,詩中前兩句借“滄?!薄拔咨健北扔髁耸裁?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如果不借助注釋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解答這道題就無從下手。注釋中提到本詩是詩人悼念亡妻之作,自然要表達對亡妻的感情。再來“通解文字”,分析前兩句中出現(xiàn)的比喻:曾經(jīng)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云就難以看上眼了(前兩句為互文見義)。這里的“滄?!保创蠛?,深而且廣;“巫山”,在今四川境內(nèi),山有十二峰,其中有朝云峰,相傳其云為神女所化,美好無比。自然,這兩句詩隱喻了詩人與妻子的感情猶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廣與美好是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外,再也沒有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三句的“花叢”當是指“脂粉叢(聚在一起的女子們)”,也是比喻。詩人信步走過“花叢”,懶于回顧,表明他對女色再無眷戀之心。末句則承上說明原因:一半是因為專心于尊佛奉道、修身治學,一半就是因為失去妻子。詩中出現(xiàn)兩個“緣”,實際上只有一個“緣”:心失所愛。“修道”,實際上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擺脫的一種表現(xiàn)。總之,前兩句寫夫妻感情的深廣和美好,抒發(fā)了對亡人的深切懷念之情;三、四句寫自己的心情及緣由,表達了對愛妻的忠貞不渝的感情。
2、披文入境,體物察情。
詩歌或描寫,或抒情,或議論,表達著詩人深刻的認知和獨特的感悟。想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就必須投入到詩人所描繪的境界中去,體察詩人所展示的景物,體會詩人所抒發(fā)的真情,從而使自己把握哲思之奧,體味境界之妙。
例2:
渡湘江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眷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四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請問,詩人“悲”的是什么?作者寫花鳥“愁”是為了表現(xiàn)什么?
解析:本題的解答涉及對詩人思想感情的分析,必須在對詞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披文入境,體物察情”,然后才能解答。一、二句中的“遲日”即春日,“昔游”的地點當然是本句所交代的“園林”。按常理推斷,昔游園林,遲日暖身,是不大可能“悲”的,下旬交代了“今春花鳥作邊愁”,花鳥“作愁”即詩人“作愁”(因為客觀外物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看來應是今春詩人“悲”“愁”才對。那么,詩人“悲”“愁”的是什么呢?一個“邊”宇,成了揭開謎底的機關:作者此時身處邊遠之地?!熬﹪?,點明了原來所居之地(京國,京城)。由此可知,第一句“園林”當指京城園林?!澳细Z”點明事件:作者被貶謫到南方去。既然如此,前文的“悲”就有了著落:詩人“悲”的不是“昔游”,而是今天被貶到南方的不幸。這樣看來,花鳥“愁”是作者的側面描寫,寫花鳥“愁”當是為表現(xiàn)作者之“愁”。這是反襯的手法。
3、結合原詩,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時,要明確該詩所寫的內(nèi)容是什么(人,或事,或景,或物);作者通過所寫的內(nèi)容(人、事、景、物),要抒發(fā)怎樣的感情,闡發(fā)怎樣的觀點態(tài)度,表現(xiàn)怎樣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
例1: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轅山亭賦韻
江 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人長安,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濤寫于南歸途中。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團
岑 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注]岑參,盛唐邊塞詩人。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故有此詩。
請問,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
解析:相同之處;這兩首詩都寫到了故鄉(xiāng)的菊花(從兩首詩的關鍵語句三、四句可知);都寫了重陽佳節(jié)(從第一首詩的題目可知:“九月九日”,即重陽佳節(jié);第二首詩也是寫于這一天,從第一句的關鍵語句“登高”可知,因為重陽節(jié)重要活動之尋就是“登高”)的思鄉(xiāng)(第一首詩關鍵語句第三句可知:思菊即思故鄉(xiāng);第二首詩題目則直接點明所抒之情:“思長安故園”)之情。不同之處:第一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園的懷想(從本詩關鍵語句第三句可知)和思歸(同上)之情,流露出歸隱田園(從注釋中的“辭官”可知,作者不愿為官;從“籬下菊”的用典可知其歸隱之情)的情懷;第二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遭受戰(zhàn)亂的故園的痛苦(從第三句的關鍵語句“遙憐”可知)之情,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從注釋“邊塞詩人”可知其身份:是軍旅詩人而不是一般的文人;從注釋中的“長安淪陷,故有此詩”可知其不甘之心)的心情。
例2: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請分析概括本詩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解析:這是一首寫事的詩。寫自己到洛陽去尋訪“才子”袁拾遺不遇,原來他被流放到江嶺去了。我們從‘才子”和“流人”的對比中可推知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從三、四句我們還可以體味出作者的另一層感情來:作者深深掛念著被遠地流放的袁拾遺。因此,本詩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可以這樣概括:這首詩通過寫尋袁拾遺不遇、袁被遠地流放之事,表現(xiàn)出作者對他的深深掛念,流露出對才子被流放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分清主次,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全面、客觀評價;三是推敲用語,力求準確、簡明。
四、復習策略
(1)、了解詩歌的體裁、風格、流派等知識。如唐代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和以杜甫為代表的現(xiàn)實主義詩歌,宋代以柳永為代表的婉約詞風和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風在感情表達上就有明顯的區(qū)別。
(2)、了解詩歌常見情感、題材類別。
(3)、閱讀有關詩評的理論書籍,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能力訓練】
一、 傷別離情類。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落 葉
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詩,理解全詩主旨的關鍵在“飄零似客心”一句,其中的“客心”是什么意思?你認為詩人“驚”的原因有哪些?全詩借“落葉”的形象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客心”指游子的心意。詩人“驚”的原因有:由落葉想到季節(jié)變化,時光流逝;由落葉飄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由落葉“惜故林”激起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全詩借“落葉”的形象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之情。
2、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聽角思歸
顧況
故園黃葉滿青苔,夢破城頭曉角哀。
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
從題目看,這首詩抒寫了思歸之情,然而全詩沒有出現(xiàn)一個“思歸”的字眼。詩人是怎樣曲折、生動地表現(xiàn)思歸之情的呢?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詩人先寫夢見故園情景,用夢境寄寓思歸之情。接著寫早晨哀怨的角聲更引發(fā)了思歸之情,于是愁腸欲斷,而又無人知曉。最后寫起床獨自徘徊,唯有殘月相照,用寂寞冷清的環(huán)境氣氛來烘托思歸之情。
3、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1)細味文意,這首詩的首聯(lián)“偏驚物候新”的“驚”字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為什么要“驚”?
【參考答案】“驚”字表明作者身在異鄉(xiāng),四處奔波因而對景物變化十分敏感?!绑@”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時才能回家鄉(xiāng)”的感慨。
(2)體味中間兩聯(lián)幾個動詞“山”、“渡”、“催”、“轉”在詩中描寫的作用?
【參考答案】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氣候逐漸變化的特點。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武昌阻風
方澤
江上春風留客舟,無窮歸思滿東流。
與君盡日閑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1)詩人用什么藝術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情景交融或正話反說,以樂寫哀,欲抑先揚。②表達了詩人滿腹的鄉(xiāng)思和愁緒。(2)前后兩層意思是否相悖?這樣寫妙在何處?
【參考答案】并不相悖,而使詩更顯構思精巧,以閑適寫哀愁,含蓄委婉或從側面表達了詩人濃濃思鄉(xiāng)之情。
5、閱讀古詩,回答問題。
金陵酒肆留別
李 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有人說,一個“香”字用得極佳。請你說說“佳”在何處?(3分)
【參考答案】“香”字所包含的不僅是柳花的香,還包括店外飄來的其他花香,店內(nèi)橫溢的酒香,吳姬身上的幽香。這一切融匯成一陣陣醉人的醇香,這怎能不使李白留戀呢!
(2)試簡析最后兩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3分)
【參考答案】“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運用了反詰與比較的修辭手法。滾滾東流的長江水,與李白的離愁別緒比起來,也是望塵莫及,可見李白愁之深,愁之長。詩人以流水與愁思相比較,并以反詰句形式出現(xiàn),使人覺得新鮮,而且神情畢肖,韻味悠長。6、6、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送人歸東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見日,尊酒慰離顏。
[注]首聯(lián)“戍”字,名詞,堡樓。頷聯(lián)“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
清朝有位文學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lián)“起調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lián)的理解和評價。
【參考答案】送友人東歸,但見荒廢的古堡,凋零的黃葉。這本是充滿別愁離緒的場景。殊料,友人心志高遠,既不悲秋也不傷離別,于是詩人便以“浩然離故關”奏響了昂揚的主旋律。起筆寫深秋送別,卻意氣洋洋,確實格調不凡,正所謂“起調最高”。
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博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請從思想內(nèi)容上評價這兩首詩。(不低于50字,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抓住“離別愁緒”情感和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來分析即可。這是一個開放性題目。
8、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萬之京
李 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釋】①魏萬:肅宗上元進士。是李頎的后輩。和李白很有交情。離歌:離別之歌。關城:潼關、函谷關。御苑:皇家的宮苑。砧聲:搗制寒衣的聲音。
(1)首聯(lián)、頷聯(lián)哪幾個詞表達了季節(jié)的怎樣的特征(離別的環(huán)境)?從中又表達出詩人送別的什么情緒?
【參考答案】“微霜”“鴻雁”點出了送別時深秋時節(jié)蕭瑟的氣氛,從中表達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
(2)尾聯(lián)用什么藝術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nèi)容?
【參考答案】尾聯(lián)直抒胸臆,以長者的口吻表達了對魏萬的勸勉:莫把長安當作行樂之地而虛度大好時光。這是一般送別詩最常見的做法。
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 該詩是蘇軾在中秋與其弟弟蘇轍相聚時所作。
(1)請分析前兩句中“溢”和“轉”這兩個動詞在詩句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溢”寫盡月光如水滿則溢的動態(tài)美,冰清玉潔的光亮美;“轉”再現(xiàn)了明月的運行軌跡和渾圓的形態(tài)美。
(2)全詩前兩句寫景采用了什么手法?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層層鋪墊、動靜相襯、反問、觸景生情。表達了對月圓人圓的珍惜和對親人團聚的渴求和憂慮。
1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注]那:奈何,為什么
前人在評價這首詩時說:“‘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蹦阏J為這兩句妙不妙?為什么?
【參考答案】很妙。因為本詩抒發(fā)了佳節(jié)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xiāng),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xiāng)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要點:抒發(fā)佳節(jié)思親的感情;不得北歸,偏要南來,形成對比;無理之問烘托真情)
11、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這首詩中的“渺?!币辉~在詩中有什么含義?(包含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參考答案】“渺茫”一詞包含著復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詩歌的三、四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第三句故設一問,造成轉折之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尾一句既抒發(fā)了離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1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蕭蕭班馬”出自《詩經(jīng)》。班馬:離群之馬。
(1)首聯(lián)用什么詞語勾勒出怎樣的送別環(huán)境?
【參考答案】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勾勒出青山的靜態(tài),“繞”描畫出白水的動態(tài),描摹出一幅青山秀麗的送別圖景。
(2)頸聯(lián)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頸聯(lián)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離開大地一樣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13、閱讀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山行即事
王質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注釋①蘋: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哪個字能夠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
【參考答案】擬人。“議”。
(2)詩的首聯(lián)統(tǒng)領全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是分別扣住其中的哪個字進行描述的?詩的頸聯(lián)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陰”、“晴”。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3)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情?
【參考答案】精神愉快,神清氣爽。
1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水急流雖然是寫景,但與送別情景密切相關,呼應了上句中的“”,也開啟了下句中的“”。
【參考答案】解行舟;人已遠。
⑵詩中兩處描寫自然景物,其表現(xiàn)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參考答案】前者用“紅葉青山”反面襯托對朋友的留戀之情,后者用“滿天風雨”是寓情于景,用悲涼之景來表達作者黯然神傷的離別之情。
二、詠史類
15、閱讀下面二首懷古詠史詩,完成以下題目。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詠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1)兩首詩吟詠的都是三國時候赤壁之戰(zhàn)的歷史,而兩位作者對“周郎”的態(tài)度并非一致,其中區(qū)別何在?
【參考答案】杜詩慨嘆周瑜僥幸成功,胡詩贊美了年輕統(tǒng)帥周瑜的功績。解析:杜詩中的三四兩句總結了歷史的教訓。字面上是講二喬,實際上是說這一戰(zhàn)爭關系到東吳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則家國難保。而胡詩則是稱頌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敵人的智慧。
(2)杜牧詩前兩句寫了什么?與胡曾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杜牧詩開頭描寫發(fā)現(xiàn)舊日武器,磨洗辨認朝代的場景,引起人們冷靜的歷史沉思。胡曾詩卻是直接陳述歷史,表達對英雄的熱情贊頌。解析:注意辨別詩人對同一歷史事件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讀出言外之意來。同時,還要注意詩人吟詠的角度和側重點,寫了些什么,沒寫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這段歷史,就忽略詩人是從哪方面,持何種態(tài)度來吟詠。
16、閱讀下面二首懷古詠史詩,完成以下題目。
過華清宮絕句
杜牧
[甲]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乙]新豐綠樹起黃埃②, 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③。
霓裳一曲千峰上④, 舞破中原始下來。
注:①華清宮:建在驪山上(今陜西臨溪縣南)的唐代行宮,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游樂之地。②新豐:唐縣名,在陜西臨津東北,離華清宮不遠。⑧漁陽:唐郡名,是范陽節(jié)度使所統(tǒng)轄的八個郡之一。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這里用漁陽指代安祿山反叛之地。④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
(1)兩首詩均有煉字精確而語義深沉的特點,試分析第一首的“笑”字和第二首的“破”字有何深意?! ?/p>
【參考答案】“笑”字描寫了荔枝到來楊妃的神態(tài),寄寓了作者的譏刺?!捌啤弊中蜗蟮亟沂景彩分畞y產(chǎn)生的后果,象征著苦難而飽含作者的憤慨。
(2)“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無人知”三字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感情,試作分析。
【參考答案】“無人知”三字指出只有楊妃知道,是荔枝送到了。既是陳述,又包含著飛騎送荔之舉的荒唐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的譏諷和憤慨。
1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蜀先主廟
劉禹錫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五銖錢①。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③。
注:①五銖錢:漢武帝元狩五年鑄行的一種錢幣。后來王莽將它罷廢,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又恢復。②典出《漢晉春秋》:“司馬文王(昭)與禪宴,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p>
(1)作者在尾聯(lián)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義?
【參考答案】寫劉禪不惜祖業(yè),只求享樂而毫無廉恥,進一步揭示蜀國敗亡的原因。
(2)全詩除了使用典故之外,還用什么手法闡明了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全詩先寫蜀之盛,后寫蜀之衰,在鮮明的對比中道出了古今興亡的深刻教訓:人才得失是大業(yè)成敗的關鍵,善于擇相使劉備開創(chuàng)大業(yè),短于教子卻葬送了基業(yè)。也可回答為:該詩不僅用盛衰對比,還以劉備長于任賢擇相和短于教子對比,說明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更難。(解析:古代懷古詠史詩大致有傾向于感性和傾向于理性之細別,前者通過一些氛圍情調的渲染,感嘆前朝,發(fā)思古之幽情;后者則通過認真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以為后世之借鑒。這首詩屬于后者,作者用意在于揭示劉備基業(yè)喪失的原因(短于教子)本可避免。)
18、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汴河懷古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注 :水殿龍舟: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后出游的船,他自己乘坐的稱船“龍舟”,高四層,還有高三層的“水殿”九艘。
(1)本詩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兩詞的用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從時間之久和地域之闊評說大運河影響之長遠、作用之重大。
(2)詩人對隋煬帝修汴河這一歷史事件持何種態(tài)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詩人從客觀角度肯定了大運河的功勞(從這首詩的第一、二句可看出。),后面兩句通過假設的方式表明對隋煬帝的否定。(分析:三四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這種荒奢享樂的事情,那么把修浚運河與大禹疏河治水的功德相提并論,也是不過分的。這個假設尖銳地指出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出發(fā)點是為自己的荒唐享樂,與大禹艱辛勞累為民造福不可同日而語。)
19、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后面的問題
詠史
李商隱
北湖南隸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注] 北湖:即玄武湖 南隸:即雞鳴隸
從內(nèi)容與表達技巧方面評價這首詩歌?! ?/p>
【參考答案】這首詩第一句點明地點,第二句點出歷史事件,茫茫湖水,一片降旗,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了六朝的終結,又烘托出空虛飄渺之感。第三句承上啟下,第四句以發(fā)人深省的議論,把眼前湖水、城墻上的降旗、三百年的滄桑冶于一爐,六朝更迭,一場春夢,險要地形無濟于事,這難道不是正在走向衰落的晚唐政權的歷史借鑒嗎?詩雖短小,藝術概括力卻極強。
20、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
(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
【參考答案】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貫即可。)
(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參考答案】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答出詩人懷古傷今的晚唐情結,表述流暢連貫即可。)
三、詠懷類。
2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釋】①西塞山:三國時吳國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晉龍驤將軍,建造大型戰(zhàn)船以伐吳。寒流:指長江。
(1)詩人寫王浚攻破南京城時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這一情景的描寫看似懷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請結合一二聯(lián)作具體的分析?! ?/p>
【參考答案】采用對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滿了對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勢力的無情嘲諷,你看“王氣”也好,“鐵鎖”也好,豈能擋住祖國統(tǒng)一的步伐?
(2)這首詩以景作結,妙在哪里?請結合原詩作簡要的分析?! ?/p>
【參考答案】它妙在含有余不盡之意,這破敗荒涼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嗎?他們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其諷刺入木三分,而詩人對割據(jù)一方的藩鎮(zhèn)勢力的警告可謂義正辭嚴。
2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藶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釋】①漳汀封連:分別為今福建的漳州市、長汀縣和廣東的封川縣、連縣,唐代為偏遠地區(qū)。②飐:吹動。薜藶:一種緣墻牽藤常綠蔓生的香草。③共來:指與作者一道貶到南方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④百越,文身地:均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1)這首政治抒情詩通過登樓所見所感,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感情,請作簡要的分析?! ?/p>
【參考答案】抒發(fā)了詩人被貶后的一腔孤憤和憂郁難言的苦悶心情,也抒發(fā)了對朋友深切懷念之情,同時也對政敵的長期無情迫害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和憤怒的譴責?!窘忸}指要】政治抒情詩的創(chuàng)作大多與時代和作者的經(jīng)歷、政治態(tài)度密不可分,又因為這首詩是寄給朋友,含思友之情則不在話下。
(2)這首詩的中間兩聯(lián)都是寫景,很有特色,請結合原詩作簡要的分析。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頷聯(lián)寫風雨樓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細致;頸聯(lián)寫山重水曲的遠景,想象豐富,一俯一仰,視野各異,上實下虛,情景交融,色彩強烈。起到景中寓情的作用,抒發(fā)了無窮的愁思?!窘忸}指要】“詩中有畫”是中間兩聯(lián)的特色,可從畫面構圖切入分析;而景中寓情自不待言;“愁”是詩眼,解答這首詩的任何一個思想內(nèi)容的問題,都離不開這個“愁”字。
2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 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xiāng)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注釋】①赴闕:去京城。②太華:即西岳華山。在今陜西華陰縣。中條: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濟縣東南。兩山分處黃河南北。
(1)中間兩聯(lián)對仗是這首五律的精華之所在。請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語言加以簡要的分析。
【參考答案】景物描寫,氣象壯闊,雄渾蒼茫,筆力雄勁,有高屋建瓴之勢;且富有動感,富有變化,富有氣勢,富有非同尋常的境界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窘忸}指要】中間兩聯(lián)都是寫景,首先要分清詩人寫的是大景還是小景,再結合這首詩的風格,就能做出完整的回答。
(2)詩人以“猶自夢漁樵”作結給人以一種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一感覺?結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志趣?
【參考答案】給人一以外的感覺。京城在望,明日就到,可詩人卻不想升遷,反而想到要去過一種“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作者喜愛林泉的志趣?!窘忸}指要】蘇軾的《赤壁賦》中有“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運用課內(nèi)學過的知識來回答這一問題,也就沒有什么難度了。
24、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金 谷 園
杜 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注釋】①金谷園:晉代石崇的別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的金谷澗中。②墜樓人:指石崇的愛妾綠珠。孫秀要搶奪綠珠,石崇不答應。孫秀就假傳圣旨,要逮捕石崇,綠珠跳樓自殺。
(1)詩人描繪的金谷園遺址有何特點?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思?
【參考答案】描繪出一種蒼涼、凄迷的境界,抒發(fā)了物是人非的懷古幽思。
(2)詩人在景物描寫中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舉例加以分析、說明,并說出它的作用?! ?/p>
【參考答案】采用擬人修辭手法,如“無情”的流水,“自春”的草,啼鳥的“怨”等。既反襯出詩人的多情──對“繁華事散”的不盡感慨,還抒發(fā)了對“繁華事散”產(chǎn)生無窮的感傷?!窘忸}指要】擬人修辭手法容易回答,關鍵在于怎樣發(fā)揮,在發(fā)揮時應抓住“繁華事散”這四個字,因為這是詩眼。劉熙載說:“眼乃神光所聚”,“前前后后,無不待眼光照耀”,就是說鑒賞時必須透過詩眼,窺視詩人神府。
2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②,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暮砧:黃昏時分的搗衣聲。此詩是詩人55歲時,于安史之亂后大歷元年(766)旅居夔州時的作品。
前人曾說這首詩是情景“和諧統(tǒng)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說?請結合詩中的某一句來鑒賞?! ?/p>
【參考答案】如“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從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不見天日。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國家局勢的變異無常和臬兀不安的前途?!緦拔镞M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回答詩人的情感】
2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揚州禪智寺
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這首詩歌在表達技巧方面有何特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善于利用襯托的手法,以動寫靜,以明寫暗,以繁華寫蕭條冷寂;間接抒情表達詩人孤寂、凄涼、憂傷的情感。
27、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浣溪沙
晏 殊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風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評論這首詞時曾說,“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詩思想感情的關鍵,詞中“愁”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參考答案】“愁”在詞中是富貴者嘆息時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難留的淡淡閑愁。同意“關鍵”之說。本詞前面的詞句描寫了極富情感的景物:“重簾燕過、紅花落庭、欄入涼波、翠幕風生、雨滴圓荷”,“酒醒”句實屬點睛之筆。(本詞從寫景入手,上片寫簾外之景,從視覺所及落筆,下片由簾外轉入簾內(nèi),從聽覺著墨,寫閣中人的感受,以情語作結,極有跌宕之致)
2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采桑子
歐陽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認為,“閑”字對于創(chuàng)設全詩的意境極富情趣,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同意。詩的上闋寫西湖的天光水色無限美好,各種景物都色彩鮮明,在這樣美好的景色里,動物也悠閑自在地安然入眠,西湖的歌管弦曲也不能影響它們了。“閑”字正折射出月夜西湖恬靜的風光,更折射出詩人的喜悅心情。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29、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戌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這首詞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借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對比手法的使用?!爱斈辍迸c“現(xiàn)今”對比,“天山”與“滄州”作比,突出了理想與現(xiàn)實,過去與現(xiàn)今的巨大落差。詞人回顧了當年在梁州戌邊,期望為收復中原,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的過去,可如今壯志未酬,年老體衰。一則表達了作者雖然身處滄州,卻依然念念不忘國事,心馳騁在遙遠的邊關,想要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思想。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未滅胡,空流淚且鬢發(fā)已白的惆悵與苦悶之情。
30、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鷓鴣天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語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①清都:傳說中天帝的居處。
你認為詞中哪一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詞中塑造了一個什么形象?
【參考答案】幾曾著眼看侯王。詞中塑造了一個流連山水,不受禮法約束,能夠呼風喚雨的“水山郎”,才情蓋世,傲視王侯,豪情萬丈。
31、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上片開頭兩句寫夜深人靜。其中的“缺”“疏”“斷”幾個字極寫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參考答案】幽獨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⑵下片名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辈捎檬裁词址??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擬人;虛實結合(或類比);孤鴻不愿選擇高枝棲息,寧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鴻自比,表現(xiàn)了自己遭到貶官后內(nèi)心的孤苦和清高。
3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文后的問題。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謝將軍:東晉謝尚,鎮(zhèn)守牛渚時,曾于秋夜賞月,遇袁宏誦詩聽后大為贊賞邀袁過船長談,從此袁宏名聲大振。
結合前兩聯(lián)詩句簡要分析“空”字的妙處?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復雜情感?
【參考答案】首聯(lián)寫出秋江空寂之景,第二聯(lián)正面懷古,一個“空”字把詩人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首聯(lián)空寂之景交融到一起。既有懷才不遇的孤獨與寂寞,又有自信、曠達、灑脫、豪放之情。
33、閱讀戴叔倫的《題三閭大夫廟》,完成詩后練習。
題三閭大夫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問:“詩眼”是一首詩中最能體現(xiàn)詩歌主旨的字或詞,你認為,本詩詩眼是什么?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析。
【參考答案】本詩詩眼是“怨”。從結構上看,“怨”緊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蘊深長,既寫出了江水的長流不盡,也寫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領起后兩句,既讓眼前的秋風與楓葉景中含情,又讓人聯(lián)想起屈原筆下的秋風與楓葉,讓人體會到屈原詩中濃重的“怨情”。從詩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讓屈原不被理解、遭讒見謫的哀怨形象立于我們眼前?!霸埂弊诌€流露出作者面對屈原廟無盡的懷念和憑吊之意。)
34、讀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為紀念西晉名將羊祜而建。
從這首詩的四聯(lián)中任擇一聯(lián),聯(lián)系全詩,就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談一下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首聯(lián)勾勒出闊大的時代背景,包含著對時光流逝、無可阻擋的感喟,奠定了全詩的基調。頷聯(lián)詩句平實,內(nèi)涵豐富,既有對歷史英雄羊公的回憶,也有詩人吊古傷今的感懷。頸聯(lián)寫眺望所見:“水落”“天寒”簡捷形象地把羊公所處的背景環(huán)境描繪出來。尾聯(lián)是悠然的收束,詩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淚,憑吊懷古中融入了因個人遭際生發(fā)的蒼涼感慨。
35、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題目。
金陵驛①
文天祥
草合離宮②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 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 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①該詩是天文祥抗元失敗被執(zhí),由廣州押赴燕京路過金陵時寫的。②離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此處指代南宋王朝。
請具體分析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及典故的運用,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通過離宮、夕暉、孤云等帶失落色彩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孤獨惆悵的思想感情;通過“舊家燕子”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事物變遷的傷感;通過“杜鵑啼血”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三個采分點)
36、讀下面的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昭君怨
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正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參考答案】是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jié)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nóng)家院內(nèi)。
(2) 這首詞下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
【參考答案】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huán)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
37、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
賈島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1)詩的首聯(lián)重在表現(xiàn)什么?請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重在描繪山村的寧靜。前句從聽覺上用數(shù)里外就聽到水聲,以響襯靜;后句從視覺上直寫人煙稀少的靜。
(2)“邊烽不過秦”是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
【參考答案】表明山村沒有遭受戰(zhàn)火,表達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 ?/p>
(3)尾聯(lián)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寫出了由懼轉喜的心境變化,“親”字更表現(xiàn)出內(nèi)心親近溫暖的感受。此聯(lián)與首聯(lián)、頸聯(lián)相配合,描繪出一幅和平安寧的山村圖景。
3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咸陽城西樓晚眺
許諢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⑴填空:詩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詩基調。詩人用低沉的筆觸,描繪咸陽城傍晚時的景致,抒發(fā)蒼涼傷感的情懷。
⑵簡答:頷聯(lián)寫云生日落,一陣涼風吹來,雨勢迫在眉睫?,F(xiàn)在多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簡答:頸聯(lián)兩句寫了作為何朝何代國都的咸陽的何種景象?
⑷簡答:尾聯(lián)“行人”即過客,也包括作者在內(nèi),結句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
【參考答案】此題主要考查對詩歌形象及情感主旨的把握。①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愁”。②“山雨欲來風滿樓”現(xiàn)在多比喻重大事變即將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③描寫作為秦漢兩代故都的咸陽,如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蟲鳥凄鳴的蕭條景象。④“我”聞咸陽古城久矣,今日東來,所見唯“西風吹渭水”,令人產(chǎn)生歷史變遷無恨的感慨。
39、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以下問題: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后寫的詞。
(1)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你從中讀出了作者的什么樣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從表面看(特別是后三句),這首詞寫的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但實際上是表達夢醒后其處境無限凄涼。
(2)分析此詞的藝術手法。
【參考答案】作者通篇不對當前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這場繁華生活的夢境進行有力的反襯。夢境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濃重;對昔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今日處境越凄涼。
4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1)本詩寫景很有層次感,試作分析。
【參考答案】詩中一、二句寫遠景,寫蒼茫開闊的原野景色,三、四句寫近景,交代時間已近傍晚,本來迷茫陰沉的天色更顯朦朧;一、二句寫靜景,草色青青,春陰迷離;三、四句寫動景,夜泊孤舟,看滿川風雨凄迷,春潮乍起。整首詩視角忽遠忽近,有面有點,變換交叉,富有立體感。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本詩寫景中寄寓著身世之嘆,表現(xiàn)了詩人抑郁沉悶,惆悵、憂思的思想感情。
4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終 南 山
王 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注釋】①終南山:即秦嶺。②太乙:在長安、武功縣境,是終南山的主峰名。天都:天帝所居之處。一說是指當時的首都長安。連山:山巒連綿。海隅:海邊。③回望合:回望山頂,白云聚合,籠罩在終南山上。靄:云氣,霧氣。入看無:走近去看又不見了。④分野:我國古代天文學把二十八宿星座與地下的州聯(lián)系起來劃分稱為“分野”。中峰:即太乙峰。⑤人處:有人居住的地方。樵夫:砍柴人。
(1)這首詩主要采用什么修辭手法來描繪終南山?詩人筆下的終南山有何特色?
【參考答案】詩人以描寫性的夸張手法,多角度描繪出終南山的高峻雄偉,氣勢磅礴,境界壯闊?!窘忸}指要】夸張的修辭手法很容易看出,難在對特色的分析,解答時應抓住幾個關鍵詞語:“近天都”、“到海隅”、“中峰變”、“眾壑殊”等。
(2)尾聯(lián)“隔水問樵夫”這一細節(jié)描寫其妙無窮,請從兩個方面加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一是從側面描寫出終南山的遼闊,其景觀非同尋常,使詩人流連忘返;二是反襯出終南山之幽寂、空曠,山遠人稀。【解題指要】問漁夫而須“隔水”有潛臺詞,不作深入的探討是找不到答案的。而要深入探討須張開聯(lián)想的翅膀,從某種意義上說鑒賞詩也就是“想詩”,即對詩句反復玩味。司馬光說:“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此不可不知,不可不牢記之也。
42、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問題。
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在古人的詩詞中,百花凋零,落紅滿地,多表現(xiàn)孤獨傷感之情,而歐陽修卻一反往常,說是“群芳過后西湖好”,為什么?
【參考答案】此詞上片寫西湖景色,下片寫人,關鍵在“游人去,始覺春空”,游人一走,詩人才感空虛寂寞??梢娢骱暮门c不好,與群芳的關系并不大,而在于游人在不在。游人走后,又有燕子飛來,取代了游人的位置,一陣喜悅掠上心頭,所以詩人仍然覺得西湖好。
4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⑴、⑵題。
橫 塘
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注]:南浦,泛指送別之處。
⑴詩的第三句中“年年”一詞表達了什么意思,請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詩的前兩句寫送客之地的景物。春到橫塘,綠滿平川,石橋橫臥,朱塔屹立。以南浦借指橫塘,已揭示出離別之意。石橋、朱塔都成了離別的見證者,詩人以景物依然,反襯人事之變化,物是人非,使人油然而生別離之情。第三句直接寫年年送客橫塘,以“年年”一詞表明送客頻繁,橫塘路春意勃發(fā)而人卻分離,寓有傷感之意。
⑵詩的第四句全是寫景,請試析它的藝術特色。
【參考答案】第四句詩人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寫橫塘景中的與離情別緒更直接相連的細雨、垂楊、畫船,細雨如絲,垂楊似線,畫船待發(fā)。以景物作結,烘托離別之情。
4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兩題。
月 上 瓜 洲
南徐多景樓作
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zhèn)江北固山上。
(1)請結合詞的上闋,簡要分析“幾多愁”中詞人“愁”的具體原因。
【參考答案】①登樓北望,看見塞草連天的荒敗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中原地區(qū)淪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復一年,春去秋來,時光流逝,中原恢復無望。(意思對即可。解答本題時要注意題干中“結合詞的上闋”的要求。第一點要扣住“塞草連天”的秋景來答,第二點要扣住“何處是神州”的感喟來答,第三點要扣住“又見新秋”的“又”字來答。
(2)請結合詞的下闋,簡要分析詞人內(nèi)心的情感?
【參考答案】①有心報國卻又報國無門的憂憤、失望之情。②迫于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郁孤獨、無可奈何之情。(意思對即可。第一點應扣住下闋“英雄恨……水東流”——恢復中原、施展抱負的雄心,隨著江水,東逝而去——來答,只要答到“報國無門”等即可。第二點應扣住“惟有”兩字來答。)
四、詠物類
45、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洞中蝙蝠
自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羅網(wǎng)。
遠害全身誠得計,一生幽暗又如何?
(1)“遠害全身”的意思是。
【參考答案】遠離禍害,保全自身。
⑵詩人對洞中蝙蝠持怎樣的態(tài)度?結合原詩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結句心 “—生幽暗又如何?”這個反問句表明作者的貶抑態(tài)度。
46、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畫 鷹
杜甫
素練風霜起①, 蒼鷹畫作殊。
聳身思狡兔, 側目似愁胡②。
絳鏇光可摘③, 軒柵勢堪呼④。
何當擊凡鳥, 毛血灑平蕪。
注:①素練:白色的生絹。②胡:這里指猢猻?!f指胡人。愁胡:典出孫楚的《鷹賦》:“深口蛾眉,狀如愁胡?!?③絳:絲繩。鏇:銅環(huán)。④軒楹:堂前廊柱。
詩人主要以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出鷹的什么形象?
【參考答案】首聯(lián)“風霜起”是作者在看畫時的想象,渲染了畫鷹的氣勢;頷聯(lián)以“聳身”、“側目”兩個細節(jié)描寫了鷹的動作神情;頸聯(lián)描寫畫鷹身邊的物件,側面烘托畫中的鷹形態(tài)逼真;尾聯(lián)想象畫面上的鷹正在搏擊凡鳥,毛血灑落原野,突出了鷹的颯爽英豪之氣。
47、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1)、(2)兩題。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霜天曉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株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1)同是寫梅,兩首詞都運用了的寫作手法,但兩位作者運用的修辭方法是不同的,陸詞運用的是,范詞運用的是方法。
【參考答案】(環(huán)境)烘托 ;擬人; 比喻。
(2)、同是借物抒懷,但兩首詞寄托的深淺有別。結合詞句分析。
【參考答案】陸詞抒寫梅花的高潔剛強品格,范詞抒寫梅花的孤寂幽獨品格。
4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
陂(bēi):池。這里指池邊或池中小洲。一說“北陂”是地名,在江寧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手法來表達詩人的什么品質?
【參考答案】末句“縱被”與“絕勝”照應,“吹作雪”與“碾成塵”對比,表達詩人要保持高潔的品德,不愿“碾作塵”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身處污濁官場,始終堅持改革的政治理想。)
49、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慶全庵桃花
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謝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隱居,多次堅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記》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復一年,時間推移;其次具有強化感情的作用。
(2)請簡要分析“桃花”在全詩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將隱居山間的眼前現(xiàn)實(實)和陶淵明筆下的理想世界(虛)巧妙地結合了起來。②作者借寫隱居之地桃花開放之景,表達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飛莫遣隨流水,”曲折表現(xiàn)了隱居絕仕之意。(第①點可緊扣詩題來答,第②點可緊扣第二句詩來答,第③點可緊扣最后兩句詩及詩后注釋來答)
5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晚 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1)詩人主要用什么手法來寫晚春?
【參考答案】在這首詩中,詩人巧妙的使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精妙地描繪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圖。
(2)歷來人們對“楊花榆莢無才思”一句的理解頗有爭議,請你結合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談一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參考答案】答:①“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自慚形穢,終憑自己的一技之長——作雪飛,積極參加到挽留春光的隊伍之中,這種勇氣實在值得欽佩。②“楊花榆莢”平淡無奇,就如同人無才華寫不出華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飛舞的雪花。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從反面襯托出春光的無限珍貴。
51、閱讀下面宋詞,完成(1)—(2)題。
南鄉(xiāng)子
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
寒譽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灑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ㄖx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注]這首詞是蘇軾任杭州通判時(1074年初春),與杭州知州楊元素的唱和之作。
“花謝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它與上片起首“寒譽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聯(lián)系?
【參考答案】通感。以味覺替代視覺,暗寫“梅子”已初掛枝頭,頗有新意。照應了上片起首描寫的梅花盛開的情景。(注:“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焙笭庺[枝頭,側面表現(xiàn)梅花之盛。)
5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二題。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 ,鳴噪自紛紛。
(1)古人有“一詩之眼”與“一詩之骨”的說法:“詩眼”,指詩中最能表現(xiàn)情感意味、精神內(nèi)涵的“詞(字眼)”;“詩骨”,指詩中處于核心地位、起統(tǒng)率作用的“句”。上面這首杜詩,其“詩眼”是“”,;其“詩骨”是“”。
【參考答案】孤 ;飛鳴聲念群
⑵在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聯(lián)系全詩,說說是如何表現(xiàn)詩意的?
【參考答案】①頷聯(lián)“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單的雁影,遺失在萬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憐意”:“一片”、“萬重”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誰憐”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頷聯(lián)兩句形象地寫出了路遠雁孤、同伴難尋的凄苦之情。②頸聯(lián)“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聲聲哀鳴好像聽到雁群的叫聲了”:“似”、“如”二字表現(xiàn)了未見而似見,未聞而猶聞的幻覺。頸聯(lián)通過對孤雁飛著叫著尋找同伴的描寫,將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③尾聯(lián)“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意思是“野鴉毫無愁緒,雜亂的吵嚷個不?!保河靡傍f的無憂無慮、熱鬧非常來反襯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聯(lián)進一步表現(xiàn)了孤雁渴望團聚的哀愁與奮力尋找的忠貞。
5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二題。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1)詩中的“早雁”是怎樣的一個物象
【參考答案】詩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征人形象。
(2)扼要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參考答案】本詩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寫雁,而實際上句句寫人,風婉而細膩,清麗含蓄。
5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二題。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 1).透過本詩我們可以看出本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神情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詩人的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這正是詩人內(nèi)心的獨白。“何必”兩句更表達了詩人這種性格特點。
(2).本詩在藝術上有什么突出特點?
【參考答案】詩人采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5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 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參考答案】主旨:諷刺、揭露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覺得哪一種更好些?請簡述理由。
【參考答案】用"天地"好。"天地"著眼于空間: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的浩然之態(tài)。"秋后"與"清霜"重復。(得分點:空間、立體感、浩然正氣;寫突出正氣充滿天地也對。不陳述理由不給會。說"秋后"好,只要言之成理也給分。)
5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注]山楹:指山間的房屋。
(1)文有文眼,詩有詩眼,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的?
【參考答案】“有情”一在“加我林壑清”,二在“為君起松聲”。擬人手法把風之情描繪得栩栩如生。
(2)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稱此詩"最有余味,真天才也",清簡要分析此詩的 "余味"所在。
【參考答案】詩人托物言志,著意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借風詠懷,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
57、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如夢令
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1)這首宋詞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誰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什么事物?
【參考答案】“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桃花。
⑵請就這首宋詞表達的感情和運用的寫法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這首宋詞表達了心地高潔、凌越世俗的感情。①這首詞以物況人,“白白與紅紅”,一樹花分紅、白兩色,高標逸韻,獨特別致,作者正是以這“別是東風情味”的紅白桃花自況。②這首詞還用了映襯對比寫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紅既映襯又對比,贊美了紅白桃花獨標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8、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楊柳枝詞
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里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①?
[注:①阿誰,即“誰”。]
問:詩中柳樹有什么特點?簡述三四句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參考答案】①特點:繁茂、悅目、柔美、孤寂。②后兩句通過柳樹生長之地荒蕪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時,只好終日寂寞。
5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一鷺圖
劉羽
芳草垂楊蔭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
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說明你喜歡的理由。
【參考答案】首句以“芳草”“垂楊”“碧流”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面,有聲有色,動靜結合,以優(yōu)美的背景烘托白鷺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擬人手法描寫了一個潔白美好的白鷺形象。“立”字寫出了其孤獨、寂寞之狀。第三句表現(xiàn)了白鷺心存高潔、無人賞識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獨”“嘆”兩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陽”以景襯情。(答出一句即可)
6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綠竹引
宋之問
青溪綠潭潭水側,修竹嬋娟同一色。
徒生仙實鳳不游,老死空山人詎識。
妙年秉逃愿俗紛,歸臥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
(1)首聯(lián)中的“同一色”指的是和;頷聯(lián)寫的是頸聯(lián)寫的是
【參考答案】潭水和修竹;竹,詩人自己。
⑵作者為什么說“何可一日無此君”?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綠竹的高潔品質與詩人自己憤世嫉俗、孤傲遺世心態(tài)是一致的,因而他將綠竹視為同類。
6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早梅
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條”一語所用的修辭手法是,并與下文的“”字前后呼應。
【參考答案】比喻,雪
(2)全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對梅的早早開放的驚喜和贊嘆。(南朝謝燮的《早梅》“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蓖怀龅氖菆詮?、不甘人后,但也沒引起人們重視,有懷才不遇之感。)
6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題目。
贈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1)、怎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
【參考答案】柳花怒放,象雪一樣在空中飛舞,撲動著青樓的酒旗。
⑵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意旨?
【參考答案】作者借柳樹輕盈多姿、纏綿多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柳樹的熱愛,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別的情懷。
6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
題目。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里,不及人間自在啼。
此詩用什么手法來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這首詩就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結構明晰。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xiàn)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64、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
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三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注]采石:即“采石磯”,在安徽當涂縣西北。南宋時宋金交界的軍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軍曾在此地大敗金兵,可是后來依然以簽訂屈辱和約而暫得停戰(zhàn)。
(1)詞的首尾都描寫了景物,開頭的景物的特點是,而結尾景物的特點是
【參考答案】雄奇?zhèn)?,清麗幽遠 。
⑵下闋開頭的“聞塞笛””是實寫還是虛寫?有何用意?
【參考答案】虛寫,表達自己殺敵報國的意愿。
(3)詞的結尾以景作答,試分析其言外之意。
【參考答案】李白所處的盛世無處可尋,表達對國家傾頹局面無法挽回的深沉感慨。
6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春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此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從哪些詞語可看出?用擬人手法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運用了擬人手法,嫌、故兩個詞語可看出。作用是使穿樹飛花的春雪具有靈性,給全詩增添了浪漫主義色彩。
6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 鄭思肖是宋末詩人,有濃厚的民族意識。
此詩主要藝術手法是什么?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
【參考答案】托物言志。前兩句寫菊花遠離百花叢,獨自開放,表示自己不與元朝合作。后兩句進一步寫菊花寧愿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描繪了傲骨凌霜,孤傲絕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堅守高尚節(jié)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
6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問:詩歌刻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用什么方法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68、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開頭寫少婦“不知愁”,后面卻又說她“悔”,這是采用了什么寫法,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先抑后揚的寫法;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
69、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陶者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問:這首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詩歌把長年辛勞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階級的憤慨之情。
五、詠懷類
7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注] 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1)聯(lián)系注釋,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塵”和“酒痕”分別有什么含義?
【參考答案】征塵表示作者難忘征戰(zhàn)生活;酒痕表達了作者離開前線的遺憾和無奈,只能以酒消愁。
(2)第三句是一個問句,第四句是如何回應的?作者是怎樣通過后兩句詩來表達感情的?
【參考答案】第四句沒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問題。第四句轉而寫景,意在借景抒情。因為詩人的愿望是做一個戰(zhàn)士,到前線為國殺敵,可是愿望無法實現(xiàn),只能寫詩飲酒,這兩句包含了作者的無奈和不甘心,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的憂憤。
71、 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
詠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參考答案】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征。
(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7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⑴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很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xiàn)它的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lián)想到離別的眼淚。
⑵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
7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古人講究煉字,結合詩句分析 “侵”“拂”兩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侵”字寫夕陽余輝逐漸消退的過程,寫出了詩人在夕陽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胺鳌弊诌\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見山色青翠可愛,柔和多姿。這兩個動詞寫云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
六、邊塞類
7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
【參考答案】刻畫了梅花淡雅樸素,高潔清秀的特點。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fā)了作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高潔的操守。
人倚劍白云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1)首聯(lián)“舊是胡兒飲馬泉”一句,隱含著怎樣的歷史變遷的感慨?
【參考答案】此地曾經(jīng)落入胡人之手,今已收復?!?/p>
(2)“何人倚劍白云天”——詩人希望能夠有威鎮(zhèn)邊塞的將領,詩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慨嘆?
【參考答案】月夜笳聲仿佛在提醒人們,戰(zhàn)事并沒有結束,失而復得的土地仍有復失的危險,因此呼喚威鎮(zhèn)邊關的將領。
⑶請就這首詩的情感基調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是關心國勢的強大,邊防的鞏固,希望邊塞不要再落入胡人之手。李益可能是多數(shù)考生不大熟悉的詩人,但詩的內(nèi)容易于把握,考生“就詩論詩”即可讀懂,不需要背景資料,不需要“注釋”的幫助。三道題目,前兩道題以詩句為切入點,考查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第三道題讓考生就這首詩的情感基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三道題形成的梯度符合考生閱讀這首詩時認知活動展開的規(guī)律,同時為考生表述個性化的觀點和感受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75、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嘵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⑴詩歌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戍邊戰(zhàn)士的贊揚和戰(zhàn)士殺敵報國的決心。
⑵請任選一聯(lián)或一個角度,談談本詩表達技巧上的妙處。
【參考答案】首聯(lián)寫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皚皚,全沒有內(nèi)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氣仍十分寒冷。這里的景物描寫,既向讀者展示了蒼涼的畫面美,又是對戍邊將士英勇精神的反襯。
頷聯(lián)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暗阎新務哿薄牭接腥舜灯鹆饲印罢蹢盍保匀灰胂肫鸺亦l(xiāng)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參戰(zhàn),英勇殺敵。詩人用戰(zhàn)士的思鄉(xiāng)之情來反襯出戰(zhàn)士戍邊為國的情操。(要切合原詩,有觀點、有分析。)
76、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
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嘵。
[注] ①武威:即涼州。磧西:沙漠之西,這里指安西。②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魯番。③太白西:指西域一帶遙遠之地。
(1) 首詩寫了劉都護采用的是什么描寫方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由近到遠的描寫方式,對友人的贊賞與牽掛。
(2)“胡天嘵”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什么意思?請作簡要的分析。
【參考答案】雙關,一是實指號角的聲音響徹胡天,一是表達詩人要求平定判亂的愿望。
77、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饒黑山。
[注]①金河:即黑河,源出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流入黃河。②玉關:即今甘肅玉門關。(1)這首七言絕句,被后代詩人高度評價,是世代流傳的佳作,在詩的形式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句子成對,句式對偶,直起直收,音韻鏗鏘,形式美,烘托一個“怨”字。
(2)詩以《征人怨》為題,而不著一“怨”字,“卻盡得風流”,詩中之“怨”何來?請作簡要的分析。
【參考答案】一是來自“金河”、“玉關”等許多實詞的排列與組合,二是來自“復”、“與”等虛詞之巧用,三是來自“歲歲”、“朝朝”等重疊詞的妙飾,四是來自“歸”、“繞”等動詞的活用。
7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明朝王世貞贊賞此詩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責前二句“筋骨畢露”,后二句為其所累。① 你認同前人的評論嗎?②請寫下你自己的賞析。(不超過100字)
【參考答案】前兩句以精練概括的語言,敘述了一個慷慨悲壯的激戰(zhàn)場面。唐軍誓死殺敵,奮不顧身,但結果五千將士全部喪身,表現(xiàn)了唐軍將士忠勇敢戰(zhàn)的氣概和獻身精神。后兩句沒有直寫戰(zhàn)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沒有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匠心獨運,寫閨中妻子不知征人戰(zhàn)死,仍然在夢中想見以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詩產(chǎn)生震撼心靈的悲劇力量。全詩的跌宕處全在三四句:可憐句緊承前句,本是題中之義;猶是句宕開一筆,另辟新境。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里人,一邊是現(xiàn)實,一邊是夢境;一邊是悲哀凄涼的枯骨,一邊是年輕英俊的戰(zhàn)士,虛實相對,榮枯迥異,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包含著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zhàn)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
79、閱讀下面唐詩和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睹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漁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幛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②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注]①范仲淹寫作此詞時正在西北地區(qū)抗擊西夏。②燕然:山名,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大破北匈奴,窮追北單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還。勒,雕刻。
請就兩詩的內(nèi)容和風格(或情感)作一簡單比較,談談自己看法。
【參考答案】兩首詩都描寫了西北邊塞將土們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歌頌了邊關將士為國家獻身的精神,王詩激越雄壯,范詞有些孤寂、悲涼。
8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塞下曲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①。
出塞入塞寒,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②,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 矜夸紫騮好⑧。
[注]①蕭關:古關塞名,故址在寧夏固原縣。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⑧紫騮:駿馬名。
(1)第一句中的“空”字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第一句中的“空”字既表現(xiàn)桑葉已經(jīng)落盡,也表現(xiàn)林中空空,渲染了邊地的荒涼、冷落與艱苦。
(2)這首詩中作者寫了兩種人,分別表示“褒”與“貶”的不同態(tài)度。從詩中找出這兩種人,并說說作者贊揚什么,反對什么。
【參考答案】“幽并客”和“游俠兒”。贊揚戍邊戰(zhàn)士慷慨豪邁,保衛(wèi)祖國的精神。批評那些驕矜恣縱、自夸勇武的人,他們徒有從武的外表,卻只停留在向人夸耀駿馬,而并沒有捐軀赴難、為國犧牲的豪俠實質。
七、山水田園類
8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樓寄王卿
韋應物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
數(shù)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問題:這首詩是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的?
【參考答案】這首詩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怨別傷離之情(或離愁別緒)。
82、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2)題。
題義公禪房
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1)這首詩所描寫的景物具有怎樣的特征?
【參考答案】山谷秀美、山巒清凈、空氣清新、和潤陰涼、自然幽雅。
(2)這首詩的語言特征怎樣?
【參考答案】表現(xiàn)自然明快、詞句清談秀麗。
8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寫出這首詩歌的藝術手法。
【參考答案】詩中有畫,本詩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對仗工整,又自然流暢,毫無雕琢。
(2)這首詩歌表現(xiàn)出春天怎樣的特征?
【參考答案】寫出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景象。
84、閱讀下面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西江月 阻風三峰下
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注] 這首詞是張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長沙)改官離開湖南時,途經(jīng)黃陵山下,遇風阻所作。
簡要分析本詞上片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參考答案】“滿載”兩句以工整的對偶描繪風未起時的秋色湖光,蘊含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安ㄉ瘛眱删溆脭M人的手法,寫微風忽起時斜陽照射下的鱗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
8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銷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注]此詩寫于長慶三年詩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樓,也稱望海樓。
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你認為這兩句詩高妙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lián)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主要看對表達技巧的賞析)
8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過山村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閑"字是全篇之眼,你是否同意,為什么?
【參考答案】閑立庭中,沐雨盛開的梔子花等待如花的村姑們采摘云鬢,不料今日卻花前冷落,問津無人?;?閑"正因人不閑,不寫人忙人自忙。著一"閑",以虛襯實,靈趣頓生。
87、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注] 磨,拭
(1) 詩中描畫了一幅雨后池塘圖,前二句與后二句描寫景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前二句著眼于“靜”,寫的是雨后池上的靜態(tài)美,后二句則由靜而動,寫的是雨后池上的動態(tài)美。
(2) 有人評說“淡磨”二字看似平常卻頗可玩味,請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淡磨”即輕磨拂拭的意思,詩中將經(jīng)雨水洗滌過的池面比作經(jīng)人輕磨拂拭的明鏡,比喻中有擬人,這比一般常見的“水面如鏡”比喻更顯新意而更見意境,如此略帶動感的“淡磨”,不僅突顯了雨后池上異常平靜、明凈的情態(tài),同時也讓人聯(lián)想到此前蒙蒙細雨隨著微風輕拂池面的輕盈柔姿,給人以清美的藝術享受。
八、哲理詩
88、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畫竹
鄭燮
且讓青山出一頭,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龍孫發(fā),多恐青山遜一籌。
詩中的"龍孫"指什么?請分析本詩是運用什么手法來揭示了一個什么哲理?
【參考答案】初長的幼竹(竹筍的別稱)。用"山"的固定不動與"竹"的生枝拔節(jié)作對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哲理。或“應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這一哲理。
89、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寓情于景,請簡要分析此句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 答:抒發(fā)了詞人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寂寞,嘆惋年華將逝的情思。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边@兩句看似寫實,其實實中有虛,有情有理。請問是什么情、什么理。
【參考答案】出句寫詞人對“花落去”而終竟無力挽轉的嘆惋,對句借“燕歸來”抒寫因美好事物歸來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興衰,無往不復。
九、諷喻類
9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 沙
陸龜蒙
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亦應年年稅紫芝。
【注釋】①新沙:新淤起的沙洲。②渤澥:古時對海的別稱。小堤:這里指海中突起的沙洲。③紫芝:神話傳說中的紫色的靈芝草。
這首絕句是千古傳唱的名篇,你認為它在構思最大的特色是什么?這樣構思好在哪里?請結合原詩作簡要的分析。
【參考答案】①最大的特色是想象奇特。一是能將官府橫征暴斂,無孔不入,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出來,可謂入木三分。二是在幽默中含有冷峻,極其深刻地揭露出官府橫征暴斂的罪行。②詩人說要是官府的稅收人員能夠到達海上仙山呢,就要向神仙們科以更重的稅,這是荒唐而極不合理的想象,卻令讀者意念上奇妙生趣,因為愈遠于理,也就愈覺得作者有獨步妙想。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