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希臘人“重男輕女”的性別取向

關(guān)鍵詞: 希臘; 城邦;公民;性別取向

摘要: 公元前6至前4世紀,古希臘人的性別取向非常明顯:重男輕女,男尊女卑。女性是“間接公民”,被排除在選舉、司法和執(zhí)政等公共權(quán)力領(lǐng)域之外。女性公民是不同于男性公民的“他者”。女性被書寫為女妖魔和不同類型的雌性動物。女性意味著軟弱、疾病和災難。女性公民受到的教育相對較少。城邦通過早婚早育和性別比例控制女性,相對減少女性人數(shù)。
中圖分類號: K545.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12435(2011)06069506
On Ancient Greeks’ Gender Orientation: “Man is Superior to Woman”
XIE Guangy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Key words: Greece; polis; citizen; gender orientation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ks’ gender orientation is obvious between the 6th and 4th century B.C.: man was superior to woman. Women were “indirect citizens”, excluded from the elections,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nd other public authorities. Female citizens are “others” different from male citizens. Women were portrayed as different types of female monsters and female animals. Women meant weakness, disease and disaster. Few female citizens were educated. Polis controlled the population of female citizens by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earlier than ordinary.
第6期解光云: 論古希臘人“重男輕女”的性別取向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9卷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在研究異域文明話語的形成和古希臘人的民族認同時,多有剖析西方古史研究中關(guān)于希臘人和蠻族人“他者”(others)的建構(gòu)問題。①實際上,這種對“他者”的歷史著述,并非僅見于古希臘人與蠻族“他者”形象的建構(gòu),也表現(xiàn)為對古希臘女性“他者”形象的[WWW.NiuBb.NeT)書寫。而對古希臘女性“他者”形象的書寫,是古希臘人“重男輕女”的性別取向所致。
在父權(quán)制確立以后的古代社會,“重男輕女”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學界對古希臘男性在城邦社會生活的中心地位已成共識,但對古希臘女性被輕視的歷史探究并不多見。②古希臘的男性與女性,雖然同是城邦公民,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城邦制度下,古希臘人“重男輕女”的性別取向非常明顯:男性是統(tǒng)治者,女性是被統(tǒng)治者。男性優(yōu)于女性。相對于充分享有公民權(quán)力的男性“全權(quán)公民”而言,女性則是被排除在選舉、司法和執(zhí)政等公共權(quán)力領(lǐng)域之外的“間接公民”。 在家庭教育與家庭關(guān)系中,女性不被重視。城邦通過早婚早育和性別比例的控制,相對減少女性人數(shù)。在古典作家筆下,甚至將古希臘女性異化為不同于男性的女妖魔、母豬、母狗、母狐貍等不同類型的雌性動物形象。女性意味著軟弱、疾病和災難。古希臘人正是在“重男輕女”性別取
收稿日期: 20110615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8JJD770086)
作者簡介: 解光云(1964),安徽合肥人,歷史學博士、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世界古代史,尤專于西方古典文明史。
①參見黃洋:《希羅多德:歷史學的開創(chuàng)與異域文明的話語》,《世界歷史》2008年第4期;《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東方”想像》,《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徐曉旭:《馬其頓帝國主義中的希臘認同》,《世界歷史》2008年第4期;《羅馬統(tǒng)治時期希臘人的民族認同》,《歷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②國內(nèi)學者有關(guān)古希臘女性地位的研究成果,參見裔昭?。骸稄募彝ズ退饺松羁垂叛诺鋴D女的地位》,《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從城邦的特征看古代雅典婦女的地位》,《世界歷史》1999年第5期。向的基礎(chǔ)上,完成對古希臘女性“他者”形象的建構(gòu),從而為將女性公民排斥在城邦公共權(quán)力之外,維護男性公民的統(tǒng)治地位提供了根深蒂固的話語傳統(tǒng)。

一、女性是“間接公民”和“他者”

古希臘城邦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公民集體。在城邦制度的運行中,女性被完全排除在政治、司法、軍事事務(wù)之外。自梭倫(Solon, 前638-前559年)開始的立法者的法律,明確表達了對女性公民的權(quán)力限制和排斥。認為對女性的行為加以規(guī)范有益于城邦統(tǒng)治。女性的活動范疇應當僅限于家庭生活。女性可以擁有公民身份,但沒有參與政治的權(quán)力。女性既沒有選舉權(quán)(表決權(quán)),也沒有執(zhí)政權(quán),不能擔任城邦的公共職務(wù)。在法律上,女性也是無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訴訟和出庭作證。女性只是一個依從于父親或丈夫的“間接公民”。女性所具有的公民身份,只是為男性公民之妻并合法生育公民?!八齻兪俏ㄒ荒苌竦娜后w”。[1]169公民大會、議事會、陪審法庭等城邦主要權(quán)力機構(gòu)的公職人員全部是成年男子(18歲以上)。城邦也經(jīng)常被看作是“男性公民俱樂部”。因此,女性成為古希臘城邦中的“失語者” (Muted group)。[2]11
德摩斯提尼(Demosthenes,前384-前322年)的演說詞中提到一個婦女。其丈夫的債主闖入家中,當時只有她和未成年的兒子在家,債主們搶奪家具,并要把她兒子當作奴隸抓走。[3]XLVII, 5758丈夫回家后,決定起訴這些債主。但當這位丈夫向別人咨詢應如何起訴他們時卻被告知:既然起訴只是靠其妻子和孩子的證詞,那么,起訴將沒有什么意義。[3]XLVII, 6970亞里士多德言:“人是城邦的政治動物”。[4]1252a25在古希臘作家筆下,女性被書寫為沒有任何政治權(quán)力的女妖魔和不同類型的雌性動物。女性意味著軟弱、疾病和災難。
女性是禍害和災難的思想根基,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神話:“人類各部落原本生活在沒有罪惡,沒有勞累、沒有疾病的大地上,命運三女神“命運三女神”是指克洛索、拉赫西斯和阿特洛帕斯??寺逅骷徤€,拉赫西斯為每個人安排命運,阿特洛帕斯是帶有可怕剪刀的報復女神。給人類帶來了這些災難?!痹诠畔ED神話中,女人以肉體、語言、歌聲、美食和舒適的居所誘惑英雄,或者使其死亡,或者使其忘記使命。古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女潘多拉,既有美麗、智慧等一切天賦,也是邪惡、欺詐等一切禍害之源。從潘多拉誕生的那一時刻起,人類便不得安寧,“不幸漫游人間。不幸遍布大地,覆蓋海洋。疾病夜以繼日地流行,悄無聲息地把災害帶給人類”。[5]9095潘多拉為人類制造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

關(guān)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